党建“掌舵”技术“搭台” 市水科院扎实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中,市水科院深化“全院一盘棋”意识,立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坚持党建“掌舵”,技术“搭台”,紧紧围绕实践活动新要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广泛调研、细化措施,扎实推进实践活动走深、走实。8月中旬,该院作为局属单位代表,以优异成绩,接受了市委实践活动巡回指导组的检阅。
党建引领专业“包保”,解决企业“难”事
专业“包保”,身入心至。该院领导先后与企业及规上企业主动联系16次,通过电话、微信及实地调研方式,亮身份、问情况、讲政策、送温暖,帮助企业解难纾困。围绕企业面临的水源地水质风险、泵站排渍能力不足问题梳理制定“三张清单”,积极协调市水务集团、青山区水务局、中南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启动《港东水厂改造方案》编制工作,指导港东水厂改造。
赴新洲区水保站、宗关水厂开展实地调研,查看指导新洲水保防治科研工作,协商专业技术支持的新思路,并就宗关水厂尾泥处置、优质水服务等问题开展技术交流并现场研讨,为构建更高质量的合作关系及切实做好新时期水务工作贡献力量。
党建引领党员先行,解决社区“急”事
实践活动以来,该院党员干部先后协同对口社区新松里社区组织开展了“迎七一”共学共建活动、帮扶慰问老党员、夏日“送清凉”、疫情常态化防控、清洁家园等活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该院党员干部逆流而上,共计启动第7轮社区下沉工作,安排下沉力量逾200人次,为对口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硬核力量。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居住地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40名在职党员累计服务次数153人次,累计服务时长逾470小时,协助开展社区治理、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用“铁肩膀”扛起一面面鲜红党旗。
积极参与蔡甸区张湾街新河村扶贫工作,号召党员捐款采购一台激光双面打印机,改善新河村办公条件,满足村委会日常工作需求。
党建引领技术专长,解决治水“愁”事
主动对接省市科研单位,紧跟全省流域治理工作节奏,全面参与市水务局《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守住流域安全底线》方案及武汉18个水体的“一河(湖)一策”方案编制工作,着力构建水务“空间一张图”以明确流域综合治理的“底图单元”,为全市防汛工作提供更加完整、智能、精准的数据及资料支撑,共同打造江河安澜、社会安宁、人民安康的人居环境;推进全市积极参与南湖、东湖“水岸同治”,有效促进南湖、东湖水质提升,为群众营造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态环境;协同推进大汉口应急水源工程等重点治水项目技术工作,从源头确保水质清澈,为保障大汉口居民用水稳定与安全提供助力。
党建引领知识专长,解决群众“盼”事
发挥自身优势,为武汉各区提供专业赋能。针对近期持续无降雨且高温天气,8月9日,选派水利研究高级工程师史银桥赴蔡甸区张湾街新河村进行防汛抗旱专题培训讲座,为村民传道授业解惑,深入讲解防汛抗旱基础知识、防洪抗旱监测及预防预警、灾害应急响应和险情抢护方法等方面知识,进一步提升村民应急自救能力,为做好当前抗旱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下一步,市水科院将围绕水务科技创新主题,驰而不息在群众的“急难愁盼”上下功夫,在服务企业上“出实招”,把专业技术“送上门”,真正把件件实事办好,把“急难愁盼”办实,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深镌刻在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