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至4日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情况
4月2至4日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情况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2023年4月4日
4月2日下午14时至4日8时,我市遭遇今年首场强降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按照“紧盯重点环节、紧盯预测预警、紧盯设施调度、紧盯公共安全”等“四个紧盯”工作思路,提前防范、全力应对,确保城市运行安全、平稳、有序。
一、降雨情况。
4月2日14时至4日8时,我市今年首场强降雨,呈现出历时较长、雨量大、强度较大等三个特点。
一是历时较长,前后约42小时。2日14时至3日8时,北部大到暴雨,南部中到大雨;3日8时至4日8时,北部暴雨到大暴雨,南部大到暴雨。
二是雨量大,最高达241.8毫米。按片区分:汉口片88.2∽241.8毫米,汉阳片102.5∽121.8毫米,武昌片84∽163.8毫米;按行政区划分,黄陂区241.8毫米,新洲区213.7毫米,长江新区184.3毫米,东西湖区176.6毫米,洪山区163.8毫米,江岸区141.7毫米,高新区130.9毫米,东湖风景区122毫米,蔡甸区121.8毫米,武昌区120.0毫米,经开区114.7毫米,青山(化工)区112.8毫米,硚口区103.5毫米,汉阳区102.5毫米,江汉区88.2毫米,江夏区84.0毫米。
三是强度较大,最大小时雨强40.6毫米(黄陂区滠口站15时—16时)。全市大部分范围达到暴雨(50毫米/24小时)、大暴雨(100毫米/24小时)级别。
二、积水情况。
强降雨期间,我市未出现严重积水影响城市交通等不利情况,仅出现短时轻微积水13处(主要是3日下午降雨集中时段),分别是:武昌片10处(民族大道新竹路口、雄楚大道珞雄路口、光谷四路涵洞、光谷一路康魅路口、水蓝路地下通道、珞喻路中州大厦、卓刀泉北路、团结大道工业四路口、八一路阳光路口、落雁路桥涵),汉阳片1处(四新北路汉城路口),汉口片2处(新洲区人民路、黄陂区汉口北大道四季美农贸城门口)。
部分湖泊、港渠雨洪闸口调度精准,雨后迅速清理水面,及时恢复水质。
三、工作情况。
加强值守调度,组织应急值守人员和抽排设备提前到岗就位,加强城市主次干道、立交涵洞、低洼地带等重点路段巡查、处置;根据降雨及湖泊、港渠水位情况,科学调度泵站、涵闸开启,充分发挥调蓄削峰作用;加强重要湖泊港渠开启排口的杂物清理打捞,3日下午开展重点排口启闭及杂物清理专项检查。
市区水务部门累计出动应急值守、巡查人员3000余人次,各类巡查、抽排车辆及设备700余台次。中心城区后湖、常青、罗家路、新生路、四新、杨泗港等16处泵站投入运行,累计抽排水量800余万方;新城区白马泾、塔尔头、后湖、武湖、周家河等5座泵站投入抽排,共计运行231.78台时,累计排水890.42万方。
(局排水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