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4-08-15 17:08  |  武汉之声

行风连线丨人水和谐,成就一个美丽的江湖武汉


二次供水改造难在哪儿?

江滩如厕难如何破解?

严防城市渍水,有更好的办法吗?

2024年《行风连线》第30期,有请——武汉市水务局


履职尽责强担当


武汉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利





2024年以来,市水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重点围绕保障水安全、优化水资源、提升水环境,打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努力工作。


一是确保全市防汛排涝安全,面对今年外江洪水和梅雨形势,积极应对了自入梅以来的严峻汛情,成功抵御了长江、汉江及中小河流超警戒汛情,全市今年超过设防水位达到43天,同时有效应对了今年以来的12场强降雨,切实保障城市防洪排涝安全。


二是全力做好全市供水工作,重点做好中心城区居民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作,同时结合今年高温天气修订出台《武汉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尽全力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同时进一步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提高覆盖面,通过打造全市统一供水服务投诉平台优化服务,按照市民投诉要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三是持续开展污水处理工作,出台及实施了一系列技术规程、考核办法和整治方案,并新建、改建了污水管网及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提高了城市污水处理效率。


四是打造良好的亲水环境,今年延伸了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包括新建硚口碧道、长江碧道慢行系统主体工程和汉江南岸综合治理项目汉水碧道工程,目前全市滨水区域均已建立江滩,全市已建成总长80公里、总面积84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754万平方米的大都市水岸景观,年接待市民游客5000万人次。


五是进一步推动流域河湖长制,组织开展了全市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自查自纠,推进“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行动”,守住流域水生态安全底线。


强化“问题导向”

深入调查研究 


记者探访:二次供水改造难在哪儿?


 难点1: 居民意见不统一,建后移交困难


七里晴川小区始建于2005年,共24栋,为市政管网供水方式,均未安装二次供水设施。多年来,小区高层水压不足是个“老大难”问题,尤其夏天用水量大,水压变小,4楼以上的住户用水困难。


早在2017年,七里晴川小区就被纳入汉阳区水务局二次供水改造计划,但因泵房选址和后续管理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导致改造计划搁置。


 难点2: 小区改造条件有限、资金筹集难


位于江汉区常青立交桥新湾路上的长春小区共10栋楼616户居民。小区业主林先生说,近年来小区水压持续偏低,为了保证日常生活用水,小区里很多高层住户不得已自己安装水泵增压,但是治标不治本,小区居民迫切希望进行二次供水改造。他们曾向产权单位反映过,但小区管道基础条件差,二次供水改造需要一大笔资金,项目很难推进。


武汉市水务局供用水管理处处长:何良盛






关于七里晴川小区的问题。该小区很早就被纳入二次供水改造计划,但二次供水整体改造的移交条件须有2/3产权人同意。当我们准备进场施工时,部分居民对泵房的选址存在争议,担心泵房有影响采光、噪音扰民及后续管理等问题。我们组织了多次协调会,一直无法达成一致意见。2020年11月,琴断口街道不得不取消七里晴川小区的二次供水改造计划。


在后期的工作中,我们发现通过首轮1200处的二次供水改造后,居民的态度逐渐转变为理解和支持。期间,也遇到诸如泵房选址,居民担心引发噪音、采光等问题,但经过实践检验,上述问题在实际改造过程中都没有发生。我相信,有了成功的经验,我们再改进做居民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相信效果会跟以前会不一样。


关于长春小区的问题,2023年8月曾在《行风连线》节目中反映过。该小区2栋小高层,其他是平层,主要是高层住户家中的水压,在用水高峰期的时比较低。


目前采取“应急”和“谋远”相结合的措施,“应急”是扩大高层管道的管径,保证高层居民的的日常生活用水。“谋远”是改造移交。按照改造移交流程,首先要提出申请,征求2/3产权人的人同意,再由供水企业根据技术导则、改造标准进行认定,经过改造合格达标后再移交供水企业管理。


目前小区面临最大的问题是“钱谁来出”。根据《民法典》规定,共有设施是属于产权人的,由产权人出资进行改造和维护。在首轮改造过程中,政府财政给予了大力支持。后续钱怎么出,主要有几个途径,供居民参考:一是房屋维修基金,二是居民自筹,或者是通过辖区政府的补助,共同出力,筹措资金。如果能解决,我们将顺利推进改造工作。


专家点评 

华中师范大学

社会福利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梅志罡


二次供水问题,是基本民生保障问题。广大市民的关心和期盼,都是可以理解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做好二次供水改造工作,个人有几点建议:


第一,关于二次供水改造的政策试点、落实程序等方面,还需加大政策宣传工作。市民有改造需求,但二次供水的政策是什么?到底怎么操作?很多市民并不了解的。因为不了解,在实际运作中,协商和沟通过程中,就比较难推进。


第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水务部门有责任,但我觉得第一责任在属地政府。属地政府要积极行动,组织居民、产权单位、供水企业等,就场地选择、施工费用、后期管理等问题,展开切实有效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水务部门开展技术指导,拿出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在民主议事的过程中,取得共治、共享成果。


第三,根本问题在于资金保障。在资金的问题上,需要多措并举。一方面,在政府财政可以支持的情况下,要支持二次供水工作开展;另一方面,二次供水改造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再就是,有维修基金的小区,可以动用维修基金。希望水务部门在方案的设计、实施过程中,秉承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原则,科学优化方案,控制成本支出。


针对上述问题,节目过后,

 武汉市水务局调查回复称:


针对七里晴川小区“二次供水改造难”的问题,《行风连线》节目播出后,市水务局积极与汉阳区对接相关问题,8月13日下午,汉阳区政府组织召开了夏季供水保障工作调度会,会上专门对琴断口街七里晴川小区反映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要求区住更局督促物业做好小区供水设施的维修保障,区水务局积极协调汉阳供水分公司保证水压、水质符合国标,街道社区做好居民意见收集和解释协调工作。近两天,汉阳区将组织各相关单位实地踏勘七里晴川小区,查看管网及用水现状,排查供水薄弱环节,妥善处理小区居民用水诉求,减少用水矛盾。


针对长春小区“二次供水项目难推进”的问题,《行风连线》节目播出后,市、区水务部门高度重视。江汉区水务局计划于8月14日联合市水务集团、街道社区、物业到记者探访所在的小区全面检查管网现状,排查和明确问题原因;同时,水务部门将协调供水企业加强巡视巡查力度,做好水箱清洗、泵房维修维护等保障工作,采取措施确保居民日常用水安全稳定;另外,也将协调街道社区加大宣传力度,公开公布供水热线,督促物业第一时间掌握有关用水需求,根据用水需求及时联系供水企业工作人员上门维修解决。


听众网友在线提问


@老刘:老小区前几年刚装了燃气,现在又要开挖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非常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和通行,是否有整体统筹?


 武汉市水务局污水管理处处长 

 谭萤雪 


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武汉市从2019年开始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作,该项工作对武汉市的城市水环境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到现在全市有90%的小区已经实现了雨污分流。有些小区可能局部还存在部分改造工程未完成,市水务局已要求属地区政府将这项工作跟目前正在推进的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城市更新工作统筹在一起,避免反复开挖,形成“拉链路”。


这几项工作有一个建设的过程,可能给市民造成了反复开挖的错觉,但其实工作都是统筹开展的。据我们了解,部分中心城区在实施这些工作时,是由区政府明确一个牵头部门统筹几项工作,相关牵头部门制定相关方案时,参与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且共同参与最后的验收过程。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能给老百姓造成了一些不好的体验,也欢迎居民及时跟我们反馈,我们会统筹区政府进行协调。



@钓鱼啊:近期在网上看到墨水湖水墨清华南侧水域出现死鱼漂浮情况,洪山区团山路168号发现东湖喻家湖水面有少量死鱼漂浮现象,目前处理情况如何?


 武汉市水务局湖泊处(水资源处)处长 

 徐照彪 


市民提到的这两个点位我们前期到现场了解过,也组织了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处置,目前已经清理完毕。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夏季高温,湖泊水体缺氧造成一些鱼类死亡,并且随风漂浮到聚集到岸边,并不是因为水体污染导致的。


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已经组织区里进行了清捞,同时举一反三,在全市范围内提醒相关区开展辖区湖泊全域排查,特别针对湖岸人流比较密集的区域,确保加强湖面保洁力度,将工作做实做细,发现死鱼或者其它垃圾漂浮物要及时进行处理。



@武汉人:武汉江滩特别是汉口江滩,一到节假日厕所就排队,请问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晴川桥下堆放了很多移动公厕,建议充分利用,避免闲置。例如可以放在江滩处。


 武汉市江滩管理办公室主任 

 喻正茂 


汉口江滩区域现有公共厕所17座,均按三星级以上标准建造,厕所位置均按规划设计进行建造,均位于汉口江滩防洪墙沿线,靠近各闸口周边50米区域。厕所在建设时,充分考虑了江滩实际情况和市民游客的需要,基本能够满足市民游客的需求。


近年来,武汉江滩年接待游客量超3000万人次。因游客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空间性,特别是周末、节假日、夏季的夜晚,江滩人流量较大,可能部分区域人流密集,短期造成厕所内拥挤,出现厕所排队现象,其中以汉口江滩最为明显,特别是江汉门区域女厕所排队现象较为严重。


针对该问题,江滩办主动扩建公厕。2023年国庆节前,汉口江滩江汉门女性专用公厕增设工程完工,增加厕位18个,有效缓解人流高峰期游客如厕排队现象。此外,市江滩办还将完善相关便民措施,一是在园区增设厕所指示牌或导览牌,指引游客更为便捷找到最近的厕所;二是在节假日或重大活动期间,在人流量集中区域增设移动卫生间,解决暂时性排队就厕矛盾。


 武汉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涂金花 


每次到江滩去,特别是到人流量高峰期时,女厕所排队是非常普遍的。针对女厕排队较多、较为集中的问题,我们也集中力量进行了一些提升服务质量,但是可能跟老百姓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接下来,我们还会进一步梳查,亲自去感受、去体会,换位思考,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切身感受江滩还有哪些不足、还有哪些需要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节目过后,

 武汉市水务局调查回复称:


市水务局将与相关部门联系,核实市民指出的移动公厕问题,积极协调权属部门启用或提供其他江滩区域在节假日或大型活动期间使用,发挥其作用。



@好好生活:前段时间,我国部分城市出现了大暴雨,导致淹水很深。今年武汉市也有个别渍水的地方,有什么解决措施吗?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处长 

 彭勇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武汉市的排水防涝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第一,加强排水设施的建设,外排能力已经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第二,应急处置能力也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今年我们除了解决武汉市自身的渍水问题外,还支援了湖南华容、湖北省内的相关地市州。


第三,通过多年的建设积累,武汉市的信息化监测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整合了气象、水文、公安、交管等方面的监测设施,对降雨和渍水情况实时动态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调度处置。


第四,进一步优化了调度体系,根据天气预报预测,提前调控武汉市的湖泊水位,增加调蓄容积,有效的缓解渍水问题。


今年武汉市一共出现了5轮强降雨,从这个情况来看,目前武汉市的降雨呈现出了累计雨量大、短时急渍频发的特点。极端天气已经超出了武汉市10-20年一遇的防范标准,所以在降雨期间,有部分点位出现了轻微渍水,但是通过应急处置,这部分渍水均在2小时以内快速消退。


另外,我们每年会在降雨结束后开展复盘工作,结合降雨期间暴露出的问题开展技术总结。在第二年度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渍水点的改造工作,譬如我们武汉市今年也明确了19处渍水点的改造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13处,还有6处正在有序推进。


今年雨季结束之后,我们也会开展复盘工作,组织相关单位现场踏勘,特别是对渍水问题比较严重的区域,现场踏看后制定有效的整治措施,在明年通过工程措施予以解决。


大暴雨期间

建议市民朋友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及时关注气象预警,大暴雨期间尽量不出门;若必须外出,请及时关注武汉电台、长江日报等权威媒体或水务等部门发布的积水信息。


二是雨天若出行,行人应注意绕开积水,尤其应远离旋涡,防止跌入下水道,远离脱落的电线,以免触电等;车辆行驶要注意观察,不要冒险涉水,无法确定积水深度时,应下车观察,切不可盲目通行,遇到严重积水,应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果断弃车并撤离到安全地带。


三是强降雨时水位上涨较快,沿河、沿江泵站启动抽排,请市民千万不要下河或到重要排口附近玩耍、捞鱼,以免发生事故。发现积水情况,可及时拨打12345市民热线、武汉市全媒体监督督办平台等渠道反映,水务部门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尽最大努力解决。






@付先生:长江二桥下的江滩公园有一处露天乒乓球台,建议周边增种绿化,为球台挡风。


 武汉市江滩管理办公室主任 

 喻正茂 


针对乒乓球室需要增加挡风设施的问题,前期我们也一直在关注。多年来我们在发挥江滩现有体育设施功能、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利用江滩现有的空地增加了一些体育设施。去年以来,我们跟体育部门进行广泛合作,利用长江二桥下的空地,包括武昌桥头和汉口桥头空地,建成了一批篮球场和足球场,满足了大家随时免费健身的需求,非常受老百姓欢迎。当然这项工程也是在体育部门支持下逐步完善的。


市民提出的建议,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了,节目结束后我们会和他再做进一步的对接,了解其诉求,然后跟体育部门、建设部门共同谋划如何把问题解决好。


针对上述问题,节目过后,

 武汉市水务局调查回复称:


汉口江滩内二桥下乒乓球场地原为绿化用地,因该处位于长江二桥桥面雨水落水口下方,雨水长期冲刷土壤,近年来多次补栽各类绿植均生长不良、成活困难,枯死频发影响美观。经慎重考虑,顺应市民增设体育设施的要求,市江滩办综合研究后才将此处硬化改造为乒乓球场。因此,此处目前不宜新增绿化种植,种植绿化难以成活。根据市民所反映的乒乓球场的挡风需求,将协调建设单位采用其他方式积极解决。

















END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回顾上线精彩瞬间)


上线嘉宾:

武汉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利
武汉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涂金花
武汉市水务局供用水管理处处长:何良盛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处长:彭勇
武汉市水务局污水管理处处长:谭萤雪
武汉市水务局湖泊处(水资源处)处长:徐照彪
武汉市江滩管理办公室主任:喻正茂


点评嘉宾:

梅志罡:华中师范大学社会福利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主持人:邓飞


(转载自武汉之声)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