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有我 · 党员先行 | 先锋风采(三)
风雨砺初心,危难显担当。在惊涛骇浪的最前沿,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在“五水战略扭在一起抓”的主战场,鲜红的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向险而行,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铮铮誓言,以舍生忘死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与为民情怀。为弘扬伟大抗洪精神,市水务局推出“抗洪有我·党员先行”专栏宣传活动。聆听先锋故事,感悟精神伟力,学习抗洪知识,掌握避险本领。从先锋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在伟大的精神感召下凝聚起投身支点建设的智慧和力量。
期待您的关注和参与,让伟大的抗洪精神薪火相传,让党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加鲜艳夺目!
先锋风采
他们以信念为灯,以实干为桨,以行动诠释担当,以担当践行初心。他们展现的不仅是个人的奋斗足迹,更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一股引领我们砥砺前行的力量。让我们一同走进先锋风采展播,感受榜样的光芒,汲取奋进的力量。
在"抗洪"里淬炼钢铁意志
于"风浪"中锻造过硬本领
市水务防汛信息中心 金卫华
金卫华 左一
抗洪精神跨越时空,激励着一代代水务人。作为一名水务系统党员干部,金卫华同志在近30年的水务信息化工作中,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班子成员和技术带头人,于微末处生动诠释了抗洪精神的历久弥新。
以时刻放心不下的使命感守好运维底线
水务信息化作为防汛抗洪排涝的“眼睛”和“耳朵”,面对建设成果越来越多,运维压力越来越大,故障概率也越来越高的困难,金卫华同志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始终把困难想在前,故障处置在前,应对措施部署在前,密切穿梭在江河湖库边,现场查看感知站点运行情况、校核监测数据;每场降雨前,不间断的巡检平台系统,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带领技术团队处置,已成功应对了多次突发故障,力保防汛排涝指挥调度0故障。
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优化水务应用场景
坚持以防汛抗洪排涝需求为牵引,金卫华同志带头深入处室、区局及局属单位,多角度深层次近距离接触业务工作,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与水务业务的纽带作用,站在用户角度用数字化思维解决业务难点,认真梳理用户需求,提炼形成功能点,既当需求调研员,又当产品设计师,精雕细琢每个功能模块,逐步提升防洪排涝系统的实用性。
以“勇于创新”的胆识破解智慧水务发展难题
在智慧水务建设过程中,金卫华同志组织编制了智慧水务技术导则、智慧水务数据资源目录、智慧水务数据编码规则等系列技术文档;协调接入了省市区多类涉水数据;探索了AI分析、水专业模型、大模型在水务行业的试点应用;完成了智慧水务架构搭建,初步形成了模块式复用型及敏捷迭代的智慧水务开发体系。
防汛前沿淬初心 江滩展陈传精神
市江滩管理办公室 贺爽
贺爽 右一
虽未值守明渠闸口,却以另一种方式筑牢城市的精神堤防。作为抗洪精神的“传播者”,她以笔墨书写时代记忆,用真情耕耘人心沃土,让伟大的抗洪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匠心布展 铸就精神殿堂
在筹备“武汉防汛陈列展”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成为筹备组的中坚力量。在专家指导下,她埋首浩瀚的历史档案、抗洪实物与感人影像,积极参与展陈史料甄选、展品收集、文字校对等关键环节。她精益求精,只为以最动人的方式重现惊心动魄的历程,精准诠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展板上每一句凝练的文字,展品背后每一个动人的故事,都倾注着她对这座城市与抗洪历史的深沉热爱与无限敬重。
多元传播 激荡时代回响
自习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强调要大力弘扬抗洪精神以来,在领导的带领下,她带领科室不断创新,拓展“活态化”传播路径。以武汉防汛陈列展及江滩为蓝本,丰富“抗洪精神”主题社教课件;加大讲解员培训,组织讲解员与大禹治水文化博物馆共同探讨治水文化;将抗洪精神融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活动,传递“尊重自然、科学治水、众志成城”的价值观;加大行业学习交流,与晴川阁景区联合举办了“涛声依旧 换了人间-武汉治水历史文化展”;对接电影集团在江滩内播放抗洪精神相关题材的露天电影;联合市委党校共同开发江滩抗洪精神红色研学路线;积极筹备武汉防汛抗洪展,将抗洪精神送到党校、中小学、社区。
润物无声 凝聚奋进力量
征程未歇,初心依旧。6月以来,武汉防汛陈列展迎来了全市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她带领公共服务科全员上阵,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目前已接待党员团体1051批次共计16498人次。她认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接待讲解,更是一项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的重任。她带领讲解员不断创新表达方式,让历史的厚重感与时代的鲜活性相融合。每一次接待讲解,都是一次深情回望。她结合当初办展经历,以第一视角的讲述、关键节点的剖析、典型事迹的展现,为讲解员提供有温度、有力量的素材。她还积极思考如何利用新兴媒体平台,拓展抗洪精神的传播边界。
她以笔为戈,以情为舟,在润物无声的宣传阵线上,书写着属于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扎根泵站践初心 守护安澜担使命
市大军山泵站管理处 郭政
泵站是城市防汛排涝的“心脏”,是守护百姓平安的“生命线”。初到泵站,郭政如新兵入营,一切从头学起。向老师傅请教设备原理,跟技术员学习操作规程,对着图纸熟悉每一处细节,在应急演练中锤炼实战能力。他深知,泵站即新战场,机组是新武器,保障其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就是他的战斗任务!
精钻细研,当好设备“守护神”
泵站设备精密复杂,容不得丝毫差错。郭政给自己定下目标:像熟悉枪械般熟悉设备,像爱护眼睛般爱护机组。随身携带小本子,记录每一次运行参数、故障现象与处理过程。日积月累,他对机组的“脾气秉性”了如指掌,成了同事口中的“设备活字典”。这背后,是无数次拆装调试、故障排查,是汗水与责任的交织。
冲锋在前,彰显党员本色
泵站工作,平时坚守,战时冲锋。汛期24小时值守,便是我们的“哨位”。去年特大暴雨,泵站机组高负荷运转,彼时郭政正发着39度高烧。但水位就是命令,泵站就是阵地!他服药后坚守控制室,与同事密切关注参数、精准操作。十几个小时的紧张奋战,水位下降、积水消退,虽疲惫不堪,却倍感踏实。这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价值!
平凡坚守,践行初心使命
泵站工作平凡琐碎,日复一日的巡检、操作、维护,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它又无比重要,我们守护的是城市安全线、百姓安心梦。“泵站转得稳,百姓心才安”,这是郭政常说的话,也是内心真实写照。暴雨过后,城市秩序井然,农田安然无恙,所有付出都化作值得。这份责任感,是他扎根泵站、默默奉献的动力源泉。
坚守源于热爱,奉献始于初心。泵站远离繁华,需耐得住寂寞,但这份坚守让平凡岗位熠熠生辉。作为一名党员、老水务人,他以“大军山泵站人”为荣!未来,他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水务铁军精神,如螺丝钉般牢牢钉在岗位上,守护城市安澜。
扎根一线,用“大禹精神”守护城市“水脉”
市排水泵站管理处 付强
付强 左二
在排水泵站管理处,付强是基层泵站工作者的标杆。他先后担任了后湖排水站和罗家路排水站的生产负责人,始终以“党旗下的泵管家”党建品牌为引领,将防洪排涝、应急抢险、智慧泵站等职责熔铸成守护城市水脉的坚盾,为城市的排水安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使命在肩,责任铸就城市卫士
今年高、中考恰逢梅雨季,武汉市迎来多轮的强降雨。付强科学调度泵站运行,带领罗家路排水站技术骨干枕戈待旦全力以赴做好强降雨期间排涝各项工作。在高中考保障期间,舍小家顾大家、日夜奋战在泵站一线,在暴雨中协调渣物清运单位连夜及时转运格栅疏捞水草渣物,以保障泵站排涝运行格栅疏捞工作正常开展;不知疲倦地密切关注水雨情变化和设备运行情况,用数日忘我的坚守,为高中考筑起“排水安全网”。
深耕技术,匠心引领智水创新
在后湖排水站工作期间,付强同志带领泵站运维管理团队潜心专研机电设备技术,多次撰写科技论文指导泵站实践;他积极探索泵站人才培养新模式,筹建后湖排水站职工创新工作兴趣小组,将理论培训与实践创新结合;四期泵站获2021年中国水利工程“大禹奖”,他是泵站运维重要参与人;他带领党员骨干研发的格栅清污机自控系统改造等成果获多项专利,指导业务骨干荣获市级技术竞赛一等奖和市级技术创新三等奖,有效推动了泵站人才梯队建设迈上新台阶。
创变思维,绿色赋能泵站革新
为了排水运行实现节能降耗,付强探索排水泵站调度运行新模式,充分利用涵闸自排和谷段机排相结合,既保障水安全又降低能耗。通过制定设备维保制度延长机泵寿命,实现管理效能与环保效益双提升。
从设施维护的精准排查到暴雨中的彻夜奋战,从技术创新到人才培养,付强以“大禹治水”的担当精神,将平凡岗位锻造成守护城市的“安澜工程”。他用行动诠释:真正的匠心,是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最好的守护,是让城市运行永葆生机。
(局机关党委、市泵站处、市水务信息中心、市大军山泵站处、市江滩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