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5-08-26 16:08  |  武汉市水务局

工程建设 筑基励能丨“有招”分享(五)


武汉市水务局持续强化水务工程建设管理,在市局统筹指导下,涌现出一批优秀管理经验。为凝聚行业智慧,共促管理提升,全面提升水务工程建设领域项目管理水平,推进水务工程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开展全市水务工程建设领域优秀管理经验系列推介分享,今天让我们走进武船片堤防改造及江滩环境整治与巡司河泵站及配套工程。

武船片堤防改造及江滩环境整治工程及巡司河泵站及配套工程由武汉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对提升区域防洪能力及沿江景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武船片堤防改造及江滩环境整治工程起于解放闸,止于张之洞路,用地面积5.6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贯通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武船片区独有的城市滨江文化空间。巡司河泵站及配套工程目前已具备应急抽排条件,建成后可显著增加武昌区城市韧性、提升该片区排水防涝能力。武汉城市建设集团标准化文明施工、智慧化建造管理、精细化质量管控,打造出一个个水务工程项目标杆。

随工程起舞的防护盾

材料分区·尘控智能·围挡进化

项目将武汉城建集团编制的《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应用图册》作为安全文明施工的统一标准,围挡设置针对不同施工阶段制定了动态调整方案,材料管理实行分区分类堆放(钢筋、管材、预制品等),落实防潮垫木、苫盖防雨、材料标识牌(注明规格型号、检验状态)等管理要求;扬尘治理严格执行“七个百分百”标准,配备高空喷淋系统、雾炮机、防尘网覆盖等措施,确保施工现场扬尘管控达标。

数字经纬·根系光流

重点工程的智理密码

项目使用武汉城建集团自主研发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武汉城建集团建设板块城建信息系统,由经营决策分析平台、投资运营管理平台、项目现场管理平台、成本管理系统及招采管理系统五大板块构成。实现全业务流程数据在线协同,确保工程进展、获奖信息等实时共享。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隐患排查、重点问题提醒及人员管理等实现动态监控。构建标准化数据仓库,支持对批复文件、招投标文件及工程文档等历史材料的上传、归档与追溯分析。通过流程标准化和过程留痕,显著提升管理规范性和合规性水平,有效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人员请假或变更等关键环节的合规运作。

巡司河泵站及配套工程出江管道部分应用CFD流体力学模拟,对泵站出江管道轴线的水力性能开展研究,分析流道内部的流动特性,优化流道结构以提高水力性能,确保管道安装质量、保证曲率变化率连续,最大限度降低流动分离风险。

项目创新应用BIM技术,通过三维建模优化结构布局,统筹、协调、优化设计各专业图纸,提前解决交叉施工碰撞问题。过程中发现前池及进出水区域部分与巡司河老箱涵重叠,初步设计为PC钢管桩支护,开挖破除后回填,再进行围护桩及工程桩施工,施工难度大、造价高,且无法保证工期。为克服上述难点,城建集团组织参建单位深入调研其它泵站类似施工经验,优化设计图纸,采用端头拉森钢板桩封堵,箱涵范围回填低标号混凝土,累计节约240万元成本和61天工期。

项目施工材料可全过程智能化追溯,砂石、土工布、钢筋原材、混凝土等主材入场均采用扫码检测上传,可全覆盖溯源,材料验收通过物联网磅秤+台账的模式使抽检率从30%可达到100%。

“精”耕细作 ·“质”胜千里

项目始终秉持武汉城建集团“生活因品质更美好”的建造理念,建立精细化收尾提升专班制度,从建筑材料的甄选、色调搭配到现场施工工艺的把控、精度管理,精益求精,每日持续更新精细化整改提升清单。项目部联合监理单位进行每周不少两次质量问题大排查,形成问题清单,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员,问题动态清零。

在项目红砂岩石墙修缮过程中,严格把控红砂岩材料及麻刀灰等材料质量,聚焦马道灰勾缝手工工艺精度,严控勾缝前的清扫、冲洗及灌浆质量与勾缝密实度,严禁灰浆污染红砂岩面,对风化侵蚀较严重的红砂岩进行剃除、补换,对表面灰土及砂浆污染的红砂岩进行清洗、打细道,重现红砂岩材质外观及纹理,确保达古渡口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

此外,城建集团团队对文物修缮专项建立了试验段先行制度,积极对接专家,在试验段完成后经由考古、文保、水利专家评定认可后再行全面展开,避免后期返工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局规建处供稿)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