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5-09-25 14:09  |  武汉市水务局

水务动态 | 打造示范片区,锚定“三格” 提质效


9月23日上午,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昌先耀组织分管处室和业务处室相关负责人对对口联系的汉阳区水务和湖泊局、蔡甸区水务和湖泊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水务和湖泊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

会上,汉阳区水务和湖泊局、蔡甸区水务和湖泊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水务和湖泊局依次汇报2025年工作开展情况及需要市局协调解决的问题,局相关处室结合职能职责对区局工作开展指导解答。

昌先耀指出,今年以来,三个区水务和湖泊局围绕“五水战略”扭在一起抓的总体思路,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成效显著。三个区局要再接再厉,努力将大汉阳片区打造成示范片区,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一是作风状态更好,要“满格”。一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是干事创业的关键,要着力抓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通过好班子带出好队伍,全面打造“响当当、硬邦邦、嗷嗷叫”的干部队伍。二要加强协作配合。三个区地理、产业、文化联系紧密,要按流域综合治理理念,保持市与三个区局、三个区局之间的协作配合长效机制,通过源头管控、过程监管、末端治理等提升成效,落实好长、汉江采砂管理战区制。三要加强学习提升。将学习作为永无止境的追求,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升能力,改善工作状态,避免消极怠工,确保遇事能应对。

二是工作标准更高,要“顶格”。一要完成项目投资无折扣。谋划水务发展“十五五”规划,以项目为依托做强水务事业。抓好2025年项目收官,抓紧推进还未开工项目,确保按目标计划完成。二要做好河湖治理无短板。大汉阳片区有56个湖、24条河(共80个,占全市河湖总数331个的24.5%),需消除黑臭水体,守住治理底线,同时做好56个湖泊的精细化管理。三要抓实防汛排涝无疏漏。三个区地处长江、汉江夹角地带,防汛重要性突出,要严格落实中央、省市要求,全面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加快杜家台蓄滞洪区建设,确保防汛排涝安全,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四要落实问题整改无漏项。三个区局要带头落实政治巡察、审计、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压实整改责任,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强化整改实效。经开区重点要抓好株山湖滑雪场审计整改。五要解决群众诉求无差评。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水务重难点问题,把群众的诉求当作“心尖上的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以高质量回应群众需求。

三是破局举措更实,要“真格”。一要抓好幸福河湖建设攻坚。将幸福河湖建设作为展示工作成效的载体,以国家级幸福河湖为目标,以后官湖为重点,经开区、汉阳区积极打造,多区协同发力,想方设法做好方案创新,确保成功申报,市局要加强协调。二要抓好饮水安全工作攻坚。市政府即将下发农村供水安全、全市供水保障体系建设文件,三个区有良好基础,要抓紧项目谋划,落实建设资金,形成两江互备,互联互通的示范样板。蔡甸区要积极争取区域统管水利部先进单位。三要抓好“厂网一体化”改革攻坚。借鉴黄家湖、后湖试点经验,不等不靠推进污水治理工作改革,抓实谋划,将其纳入“十五五”规划重点,解决溢流污染、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升区域群众获得感。四要抓好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攻坚。按照水行政执法“撤销回归、以区为主”要求,三个区局都进行成功探索,局行政执法监督处要进行总结推广,形成有特色、有力度、有效果的执法模式。五要抓好绿色水务经济发展攻坚。三个区局要改变“重资金、轻运营”思维,学习借鉴浙江绍兴利用水库搞REITs融资、广东省发展绿色水经济等经验,盘活水资源、水工程等“死资源”,将其变为“活资产”,为区委区政府当好参谋。


(局机关党委供稿)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