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3-03-21 15:03  |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治水工程全面提速 堵漏洞补短板发挥关键作用


以问题导向实施治理工程,努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流域治理才能得心应手。

武汉市流域河湖长制工作持续推进“三湖三河”及东沙湖、汉阳六湖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坚持统筹城乡,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坚持厂网并重,完善城镇污水收集系统,坚持生态优先,实施水系连通和生态流量(水位)目标管理,取得实效。堵住污染源头,修复河湖生态,水质提升了,水环境更优美了。

■ 加固堤防、实施雨污分流改造

治理短板被补齐

每天上午,黄陂区滠水河治理工程相关负责人侯顺学都会抽空到项目一期现场看看。2021年12月,该工程正式启动,为23.4公里的干流河道进行部分堤防加厚、堤段加固等工作,“工程完工后,滠水河的防洪能力、生态环境又会进一步提升”。

为严格落实流域河湖长制工作要求,黄陂区加大投入,

实施40余个项目,推进滠水流域综合治理。116个村建成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沿岸姚集街、木兰乡、王家河街等6个街乡建立集镇污水处理厂。

巡司河是武汉市建成区一条重要的排涝通道,汇水范围广,面源污染来源复杂。

武汉认真梳理巡司河流域治理重点问题,查找漏洞,以问题为导向,编制了《巡司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针对问题实施一系列工程措施,包括计划新建巡司河泵站,提升排涝能力;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及管网混错接改造,提升排水管网运行效能;建设武泰闸和晒湖CSO调蓄池,新建武泰闸污水处理厂,提升雨污治理能力。

在巡司河中段U形湾上,新添的巡司河活水公园,巡司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正在施工。

这是一个12万立方米容积的巨大调蓄池,深入地下20余米。项目部负责人张星介绍,该调蓄池通过东西两条线路、共3.8公里的通道收集沿岸初期雨水,再经过活水公园,穿过巡司河底,送入黄家湖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该项目预

计2024年6月完工,建成运行后,将实现初期雨水不入巡司河,有效削减入河污染。

■ 退垸还湖、关停排污企业

水更清湖更阔

企业关停、水岸同治,青山北湖越来越清亮。

2019年,北湖水体生态治理环保清淤工程启动,开始为其“改头换面”。但只解决水里的问题远远不够,还得抓准岸上的根源。青山区对生活污水进行截污,让湖边排污企业进行搬迁、关停。实施源头管控,抓住整治的关键,对沿湖23家排污单位实施截污、26家“散乱污”企业升级改造,实现北湖周边生产、生活污水“零外排”。

江夏区麻雀湖边,几台挖掘机在铲除土埂。麻雀湖是汤逊湖一部分,湖畔滩涂曾被周边村民围湖造田,令湖水水质一度下降。2021年4月以来,根据武汉市“十大湖泊退垸还湖”工作安排,江夏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步推进汤逊湖麻雀湖等8个点位的退垸还湖工作。

最难的是征地协调工作。当年4—6月,工作专班深入周边农户家中,耐心宣讲政策,用情疏导劝说,赢得了理解和支持。相关村党支部积极引导村民再创业,并提供指导。麻雀湖边600余亩圩田征收成功,现已完成塘埂清理、管理房拆除等工作。

曾经塘埂纵横的湖边滩涂浸没于水下,麻雀湖等水域曾经拥有的水面恢复了。除了麻雀湖,汤逊湖江夏区内另7个退垸还湖点的工作同步推进。预计退垸还湖完成后,汤逊湖水域面积将增加3300亩。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在推进汤逊湖河湖保护工作的江夏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街道级河湖长黄多策深感责任在肩、干劲倍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求我们进一步落实责任、细化工作,严守生态底线,高效高质量推进河湖保护工作,还湖于民、还生态于民。”


(转载自长江日报)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