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冶金街道:护河志愿队倾心守护绿色东湖港
“小潘啊,多亏了你们这群‘绿马甲’,现在东湖港周边的卫生环境好多了,水质清澈,空气清新,在家门口就能散步遛弯!”一大早,在湖边散步的孙婆婆与巡湖的志愿者潘文开心地打招呼。
自2015年东湖港综合整治工作启动以来,东湖港逐渐变身为美丽的城市海绵综合生态景观公园,成为周边居民喜爱的休闲娱乐好去处。然而,随着东湖港周边人气变旺,环境卫生维护也成了难题。为了守住这片绿,楠姆社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加大护河爱河宣传,激发群众参与热情,通过示范引导、以点带面,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关爱河湖、保护河湖的行动中来。
组建队伍共守“美丽河湖”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后,楠姆社区网格员潘文主动请缨,担任起了东湖港“民间河湖长”,除了完成日常社区事务,还负责巡河、治河、护河等工作,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社区党委积极发动志愿服务力量,组建了由共建单位下沉党员组成的“护河保绿队”,负责河湖环保知识培训和疏涝堵点;由辖区学生组成“雏鹰护河队”,利用课余时间在港边清理白色垃圾、向市民发放河湖长制宣传资料;由辖区退役军人组成“老兵护河队”,负责实地巡查湖面和周边生态环境、开展防溺水宣传救援等。
越来越多的居民、志愿者加入进来,队伍已经从原先的1人拓展到80人,3支志愿队伍开展巡河活动1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河道水清了、岸绿了,东湖港成了辖区内的一块生态绿肺。
丰富活动 共建宜居家园
想要长久维持东湖港的良好生态环境,最关键的还是要全面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除了常规巡河护河,社区还常态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带动更多人争当河湖保护巡查员、宣传员、示范员。
邀请共建单位讲授“打造幸福河湖 助力水清岸绿”主题党课,动员党员干部参与河湖长制工作,发挥带头模范作用;进校园开展环保宣讲,通过宣传普及湖泊保护知识、现场进行水质检测,引导青少年树立爱河护河意识;在东湖港边开展“学雷锋,‘河’我一起”共同缔造美好家园、“生态绘画展”活动,面对面向周边居民宣传节水护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更生动有效地将环保意识深植于居民心中。
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守护好东湖港已成为居民们发自内心的热切期盼。每天傍晚,吃完晚饭的居民们经常会到河边走上一圈,散步的同时遇到港河路边的垃圾及时拾起,遇到安全隐患及时向社区反映,齐心协力共同保护好这条“最美河湖”。
延伸空间 共治水陆环境
楠姆社区将“岸边巡”向“岸上走”延伸,从保护“湖中水、河中水”向治理“岸上污水、管中污水、生活污水”转变,实现水陆共治,形成良性循环。
东湖港附近的滨港路小区地势比较低洼,下雨天经常倒灌至居民家中,屋门、衣柜因雨水浸泡严重损坏,一楼居民苦不堪言。社区主动帮居民查找家里的“水”问题,引导居民文明使用下水道,善用疏通堵塞小妙招,监督居民、商铺不乱泼污水、乱倒垃圾。社区又在小区内选取适当位置进行围堰开口,确保排涝畅通,今年雨季渍水情况明显好转。居民们也更加意识到保护河湖也是守护自己的家园,纷纷主动参与生活污染防治。
如今,楠姆社区“人人关爱河湖、保护河湖”的氛围日渐浓厚,保护生态、净化环境的理念在居民群众中达成广泛共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了生活新常态,全民共建共创共享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家园。
舒适的居住条件、优美的生活环境是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楠姆社区在开展东湖港的整治工作过程中,唤起居民爱河护水意识,引导广大群众参与进来,凝聚多方力量,实现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形成基层治水强大合力。
(转载自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