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聚焦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以流域河湖长制统筹推进涉水面源污染治理

1月3日
中国水利报以
《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以流域河湖长制
统筹推进涉水面源污染治理》为题
聚焦报道了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涉水面源污染治理的措施与成效
全文如下
↓↓↓
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流域河湖长制为统筹,以水质达标为目的,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建管并重,强化面源污染治理管控,不断健全完善面源污染治理管控机制,将治理工作做细做实。
创新面源长效治理理清职责任务
东湖高新区高位推动,建立面源污染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长效治理工作机制,印发东湖高新区涉水面源污染治理攻坚工作方案及涉水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单元创建实施方案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第一总河湖长高度重视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总河湖长多次组织召开全区面源污染整治专题会议。
面源污染治理攻坚工作以深入推进流域河湖长制为抓手,坚持系统思维、整体观念,打造流域河湖长制统筹下的“多部门联合执法+群众基层治理”的管理新模式,创建“三定、四有、五到位”常态管理措施,做到管理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
高新区严肃整治餐饮食街和移动摊贩污染、农贸市场污染、垃圾转运站污染、小区底商污染等11项面源污染行为,坚持系统治水理念,严格监管执法,源头削减污染,规范排水行为。
规范经营作业区域完善排水处理设施
东湖高新区扎实开展涉水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单元创建工作,形成共建单位责任清单化、管理任务片区精细化、保障机制协同多元化的新格局。
针对群众规范排水意识薄弱、“小散乱”问题日益凸显、面源污染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在南湖流域、东湖流域、汤逊湖(赵家池)流域、豹澥湖流域选取8处示范单元突出打造亮点,发挥头雁效应。示范单元以集中移动摊贩为重点,以道路为主轴,辐射至道路两边小区和公建单位。
合理划定夜市“红黄区”规范移动式摊贩经营作业区域,控制摊位数量,规范经营作业行为。在示范创建单元协调建设完善排水设施、隔油池等预处理设施,配套设置污水倾倒口等污水收集装置,保证规范化排水。
商街自治共同缔造复制推广提升能效
东湖高新区坚持“共同缔造”理念,推行商街自治,以街道、社区为主导,整合城管、市场监管、水务等部门和物业、商户等多方力量,共建共享共治。
在关东街雄庄路成立了全区第一个商街自治委员会,明确商街商户面源污染治理“不直排、不混排、不乱排”行为标准和店铺规范排水要求,增强法律意识,激活商户自治积极性,将“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
东湖高新区从加强夜市管理、督促门店安装预处理设施、垃圾转运站整治、道路冲洗整治、商街自治委员会、加强联合执法、加强宣传教育等七个方面着手推进面源污染整治工作,采取“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举措,保障面源污染治理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形成“社会共治、商户自治、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转载自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