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4-01-15 15:01  |  湖北河湖长微信公众号

基层动态丨青山区“数据河湖长”扮靓美丽河湖


武汉市青山区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东与洪山区接壤,西与武昌区毗邻,南倚东湖风景区,北濒万里长江,与天兴洲隔江相望,素有“十里钢城”美誉。但由于对传统工业高度依赖的产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容量接近饱和,水环境治理保护较之武汉市其他城区更为复杂。

根据中央、湖北省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决策部署和武汉市推进官方河湖长、民间河湖长、数据河湖长“三长联动”要求,青山区积极谋划推进智慧水务“数据河湖长”项目,拟利用区块链、大数据、智能感知、数学模拟等先进技术,搭建智慧水务平台,实现监管高效化、管理精细化、决策科学化。2021年,青山区智慧水务“数据河湖长”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23年基本建成。

2023年11月8日至10日,在主题为“科技引领 创新驱动 北斗赋能 产业强国”的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上,武汉市青山区智慧水务“数据河湖长”项目、智慧水务信息数据处理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分别斩获2023年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和2023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聚焦需求牵引 牢牢把握建设目标

在深入调查青山区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现状的基础上,青山区智慧水务“数据河湖长”项目一方面围绕城市防洪排涝工作进行策划、建设,通过监测站网建设,利用实时监测、预测预报、视频监控、水务巡查、共享接入、社会监督等多种手段,全面采集防洪相关的雨情、水位、工情、灾情及应急响应等数据,为辖区防洪排渍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另一方面围绕河湖长制工作六大任务进行策划、建设。建设应用支撑平台及智慧水务“一张图”,同时对接监测预警服务系统、视频监控应用系统、移动应用APP等子系统,推动河湖监管由“人防为主”向“人防+技防结合”转变,由“事后被动应对”向“事前主动预防”转变。

聚焦应用至上 重点突出适用功能

依照“需求驱动、急用先建”原则,一是突出问题导向。实施前端监测监控站网、数据资源、业务应用、基础设施等四个部分的建设,重点解决目前基础数据不完善、不准确的问题。

二是突出信息互通。明确了水务部门内部管理单位在政务信息采集、传输、交换、共享等环节相互协同的方式,基本实现“政务资源数字化、内部办公协同化、信息交流网络化”,有效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三是突出联动融合。和在建的市级防汛指挥调度平台、青山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等通过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进行联动,满足流域防汛指挥联合调度的管理需求。

聚焦数字赋能 驱动管理提质增效

数据赋能和技术创新是水环境治理管护的加速器、催化器。通过实施智慧水务“数据河湖长”项目,加强河流湖泊港渠的监测,提高灾害预防和监控能力,及时处置水域突发污染情况。

平台运行至今,共检测识别湖泊港渠内植物类漂浮物579起,塑料类漂浮物334起,其他类漂浮物254起;检测识别堤防车辆150起,验货预警8起,港渠非法倾倒垃圾23起,室外水质监测站入侵98起。

聚焦提升能力 推进技术研发推广

为满足平台建设需要,青山区智慧水务“数据河湖长”项目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对建筑耗能、水工结构建模、自动化监测等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关键技术成果申请了4个专利、9个软著,获得了3个奖项,发布了1篇论文,显著推动了城市防洪排涝、水污染治理、河湖长制等相关工作进展。其成果将用于水利行业的各个方面,发挥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转载自湖北河湖长微信公众号)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