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4-05-31 16:05  |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接力开展水环境教育实践 中学生成为河湖管护的“另一双眼睛”


5月29日,武汉首支“江城河小青”志愿服务队来到长江边提取水样,然后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

这支志愿服务队成立于今年3月,由武汉市晴川初级中学学生组成。“我们学校拥有良好的地域资源,与莲花湖相邻,与长江相伴。”该校科技教师张爱华介绍,2010年晴川初中积极参与武汉“爱我百湖”湖泊保护志愿活动,2016年全校师生共同担任莲花湖“民间河湖长”。

多年来,该校将水环境教育纳入常规教学,定期开展爱水护湖、守护长江志愿服务活动。每年,新生入学第一课就是在莲花湖边开展环保实践课。每年,学校都整理一本《长江小卫士——河湖守护行动》的水质检测年度成果报告。

该校的“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包括水质检测区、水生态实验与标本制作区、水科技作品研究与展示区三大区域,同学们可以在这里进行水科技方面的学习、探究、实验和制作。

七年级的申书萱表示,学校系统地教授了溶解氧、电导率、pH值、浊度、氨氮、硬度等17项水质检测方法,同学们需要掌握至少10个指标的检测流程。“我对溶解氧、电导率、pH值、磷、浊度、透明度这几项指标特别感兴趣。溶解氧可以明显看到一年四季该指标的变化,浊度和透明度可直观地看到水的清澈度。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保护生态环境、助力长江大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持续开展水环境教育,晴川初中师生获得环保成果600多项,拥有多项“水发明”。

去年,该校支持陈子渊、周子尧、付梓墨、陈添寅、杜吴然和郑天宇等6位同学成立项目组,完成“节能型环保卫生间模拟设计与制作”,荣获第7届“钱易环境奖”中学生团队奖,是湖北首个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学生团队。

“薪火相传,晴川初中一届又一届师生接过守护河湖、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接力棒,将爱湖、护湖、长江大保护深入理念、落于实践。”校长王欢表示,未来,将继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提高绿色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做好河湖管护的“另一双眼睛”。

城市就是学校,自然就是课堂。近年来,武汉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关于水环境质量改善和长江大保护的有关要求,立足丰富的水生态资源,积极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扎根中小学校园,为持续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营造良好氛围。


(转载自长江日报)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