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5-07-11 09:07  |  湖北河湖长制公众号

基层动态 | 青山区:“三长联动”激活民间河湖长内生动力


自武汉市2018年深化河湖长制,推行官方河湖长、民间河湖长、数据河湖长“三长联动”以来,青山区始终坚持“开门治水”理念,以培育民间爱河护湖力量为突破口,通过建强队伍、创新实践、完善机制,构建起全社会协同共治的河湖管护新格局,让民间河湖长成为激活河湖生态治理内生动力的“源头活水”。

以多元集结建强队伍

筑牢民间护水根基

青山区紧扣“专业+热情”核心标准,推行民间河湖长公开招募制度,从各行各业发掘并凝聚基层护水力量,构建起一支植根社区、联动校企、覆盖全域的民间护水队伍。

靶向招募聚合力。聚焦河湖保护需求,精准吸纳不同领域力量:邀请专业知识丰富、熟悉河湖情况的教师担任“一线守护者”,以“园丁带学生、学生带家庭、家庭带社会”的传导效应传递并实践爱水护水理念;通过邻里带动形成“护河朋友圈”;联动辖区幼儿园及中小学推行“小小河湖长小手拉大手”模式。

典型引领树标杆。以先进模范带动队伍活力,涌现出一批可学可鉴的典型:长江民间河湖长吴有才深耕护水教育十余年,带领学生开展河湖巡查、环保宣讲千余次,获评全国“最美河湖卫士”;东湖港民间河湖长潘文退伍不褪色,组织社区退役军人成立“老兵护河队”,常年开展巡河护水、防溺水巡查等行动,获评“武汉市十佳民间河湖长”。这些民间河湖长标杆如星火燎原,带动全区护水志愿者队伍从2018年的50余人壮大至2024年的500余人。

企业联动拓维度。创新推行“企业河湖长”制度,聘任武汉钢铁有限公司、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及长航集团武汉青山船厂有限公司等辖区龙头企业担任“企业河湖长”,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协同共治”的河湖治理新模式。企业立足自身优势深耕护水实践,在工业废水达标治理、节水改造、长江专防堤段防汛及日常管理、厂区内港渠保洁及清淤等方面彰显担当。

以实践赋能创新载体

拓宽护水行动路径

青山区注重让民间河湖长在实践中发挥作用,通过丰富活动形式、延伸服务场景,让护水行动既有温度又有实效。

“宣传+体验”浸润生态理念。将生态教育融入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实践,让护水理念从“耳听”变为“眼见”“手动”“心悟”。

“巡护+应急”筑牢安全防线。建立常态化巡护机制,青山区民间河湖长定期巡查河湖水域、岸线及周边环境,制止乱扔垃圾、违规垂钓等行为;针对汛期、暑期等关键节点,民间河湖长积极参与防溺水巡查,检查警示标志、救生物品,劝离危险区域人员。

“共治+联动”凝聚多方力量。推动民间河湖长与官方河湖长、专业队伍协同发力,联合企业开展“植绿护绿、清理河道”活动,联动学校开展水质监测实践教学项目,协同职能部门开展“清四乱”专项整治。

以制度保障夯实基础

健全长效治理机制

青山区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强化资源整合,为民间河湖长工作提供持续动力,实现“短期行动”向“长效治理”转变。

“三长联动”织密治理网络。构建官方河湖长统筹协调、民间河湖长巡查监督、数据河湖长技术赋能的“三长联动”机制,官方河湖长定期开展巡河督导,民间河湖长一线发现上报问题,数据河湖长通过智慧水务“一张图”实现全区15个重点河湖动态监测。

“政策+资源”强化支撑保障。出台激励机制,为民间河湖长提供培训、物资等支持,定期组织业务培训、现场观摩等活动,提升专业能力;整合多方资源,联动街道、学校、企业提供活动场地、设备支持,让民间力量“有平台、有工具、有能力”开展工作。

“激励+考核”激发队伍活力。建立“评优评先+宣传推广”激励体系,对表现突出的民间河湖长积极推选市级层面予以表彰,通过媒体宣传其先进事迹;将民间河湖长工作纳入河湖长制重要工作内容,对巡查情况、问题整改等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青山区民间河湖长工作的实践,实现了从“少数人管”向“多数人治”、从“被动参与”向“主动作为”、从“单一护水”向“多元服务”的三个转变。下一步,青山区将持续深化“三长联动”,让更多民间河湖长成为青山绿水的守护者,共同谱写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转载自湖北河湖长制公众号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