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 “三长联动”,共绘碧水清流图
晨雾未散时,在长江、汉水之畔跃动着一群身影,由江汉区民族街道河湖长带队,各社区河湖长与身着蓝马甲的民间河长并肩前行,他们的脚步踏过晨露浸润的河岸,也踏出了一条全民共治的水生态守护之路。
三长联巡,织密水环境监管网络
每个月街道河长、社区河长及民间河长总会相约出现在责任河段。他们手持巡河记录本,对辖区长江、汉水水域岸线及陆域范围进行"体检式"排查。在一次联合巡查中,民间河长凭借对社区情况的熟悉,发现某餐饮店存在随意倾倒污水的现象,立即向街道河湖长办反馈,经工作人员现场核查后迅速整改。这种“政府+民间”协同模式,不仅提升了问题发现的精准度,更激发了公众参与治水的积极性,让治水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而是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生动实践。

社区宣传,激活全民护水基因
街道民间河长在民族路上开展护水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讲解节水妙招,用接地气的方式拉近居民与河湖的距离。过往居民驻足询问,有的主动领取环保袋,有的现场咨询河道保护政策。一位老居民感慨:“以前觉得护河是政府的事,现在才知道,家门口的每滴水都连着生态大局。”这种润物无声的引导,将护水理念植入人心,让责任与共识在流动的河水中交汇成河。

禁捕巡逻,守护长江母亲河生命线
夜幕下的长江波光幽深,巡查灯束划破江岸的寂静。街道河湖长制工作人员配合区禁捕办,带领街道护河志愿者沿集家嘴码头到王家巷码头开展禁捕夜巡。队员手持电筒,目光扫过水面与岸线,细致排查违规垂钓迹象。在寒风渐起的江岸,志愿者们裹紧外套却未曾停步。发现一处隐蔽角落有违规垂钓人员,当场劝阻并上报处理。这种常态化夜巡,不仅震慑了非法捕捞行为,更传递出对长江十年禁渔的坚决守护。

从晨光熹微的联合巡查,到灯火通明的禁捕行动,民族街道始终肩负起责任,不断凝聚全民护水的磅礴力量。下一步,民族街道将持续构建多元参与的护水体系,发动多方力量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转载自湖北日报)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