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来了,2023年节约用水工作这么干!
全国累计1443个县(区)
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
全国新建成节水型高校429所
水利行业6551家机关单位
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
……
2022年
各项节水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
2023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节约用水工作怎么干?
2月22日水利系统节约用水工作会议召开
全面部署2023年节约用水重点工作
贯彻落实全面节约战略
出台全面加强水资源节约意见
● 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意见》精神,研究制定水利部贯彻落实意见和各流域或区域落实方案。
持续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 组织召开节约用水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第三次全体会议。
● 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开展《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实施情况阶段性总结工作。
深入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 持续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
进一步强化用水总量强度双控
● 强化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关键用水指标管控,推动各地完成年度控制目标。
稳步推进县域节水达标建设
● 组织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年度复核,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名单,研究部署对建成满五年的达标县开展评估。
● 持续推动节水载体建设。
●推动建成一批节水型灌区、企业、公共机构,推动40%以上高校建成节水型高校。
落实区域重大战略节水要求
持续推进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
● 开展黄河流域强制性用水定额研究工作,推动尽早建立流域强制性用水定额体系。
● 持续实施黄河流域高校节水专项行动,推动流域50%以上高校建成节水型高校。
全面推进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 抓好《水利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受水区全面节水的指导意见》落实,保障受水区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动河北雄安新区打造全国节水样板
●落实雄安新区节水“三同时”制度,同步建设各项节水设施。
大力推进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
● 持续推进78个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试点中期评估,完善试点资金支持政策。
● 出台关于加强非常规水源配置利用的指导意见。
健全完善节水支持政策
推动健全节水法规标准
● 推进节约用水条例出台,配合做好条例草案审查和提请审议工作。
● 研究制订严格用水定额管理的指导性文件,组织编制修订5项以上用水定额国家标准和不少于200项省级用水定额。
加强计划用水管理
● 推动长江经济带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服务业单位实现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
● 巩固黄河流域和京津冀地区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成果,及时动态更新计划用水管理台账。
全面落实节水评价制度
● 发布《节水评价技术导则》,进一步规范节水评价内容、方法和要求。
● 从严从细把好节水评价审查关,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一律不予通过技术审查。
大力推动实施合同节水管理
● 研究制订支持推广“节水贷”的政策措施,指导推动更多地区和金融机构开展“节水贷”融资服务。
强化节水监督考核
● 研究提出2023年节水考核方案和相关要求,做好2023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部分的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应用。
● 加强流域节水监督检查,督促地方严格用水定额执行和计划用水管理。
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
加强节水技术推广应用
● 针对农业节水等领域,征集发布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
● 推进水效标识、节水认证等机制创新,修订并推动实施《节水产品认证规范》。
加快推进节水信息化建设
● 编制节水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设计开发节水社会服务的应用程序(App),拓展节水管理业务应用。
建立健全节水宣传教育机制
● 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关于加强节水宣传教育的指导意见。
● 定期编发全国节约用水信息专报。
打造节水宣传教育品牌活动
● 持续开展“节水中国行”深度采访报道,制播央视节水公益广告。
● 推动选聘一批节水大使。
● 开展2023年“节水中国 你我同行”联合行动。
● 举办第三届全国节约用水知识大赛。
全面提升节水科普效能
● 制定实施节水科普效能提升行动计划。
● 编写发布节水科普词条。
● 组织编著系列节水科普书籍。
(转载自中国水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