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4-01-29 17:01  |  人民网、湖北水利微信公众号

划重点!2024年湖北省水利工作这么干→


1月25日,2024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省主要领导对全省水利工作的批示,全面总结2023年水利工作,分析当前形势任务,安排2024年重点工作。

2023年,湖北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湖北加快建设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坚实有力的水利保障。

高效构筑“荆楚安澜”现代水网

湖北省水利厅锚定国家水网建设目标,强化顶层设计,以流域综合治理底图擘画水网建设蓝图,指导划定了全省四级流域底图单元,提请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荆楚安澜”现代水网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荆楚安澜”现代水网列为省级战略。

以水网加快构建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快速发展,53个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项目已开工25项,11项指标实现良好,顺利通过水利部中期评估。“88615”重大水利工程加速实施,鄂北二期、引江补汉输水沿线补水工程等水网主骨架大动脉进展顺利,姚家平、浮桥河、武穴北、太湖港开工建设,引隆补水初设和环评通过审查,三峡水运新通道论证工作有序推进,武湖、涨渡湖蓄滞洪区建设、洞庭湖四口水系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2023年,湖北落实水利投资704.5亿元、同比增加16.5%,历史性地突破700亿大关。全年完成水利投资676.4亿元,同比增长13.2%,利用专项债、金融信贷和社会资本346.1亿元、同比增长18.6%。湖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强度和投融资稳居全国前列、再创历史最高记录。

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2023年极端天气频发,湖北旱汛交织叠加,局部地区旱情长期持续,超强台风“杜苏芮”风大雨急,汉江秋汛来势迅猛,水安全保障面临严峻冲击和考验。

湖北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扛起防汛抗旱职责和水旱灾害防御天职,牢牢把握了防御主动权,守牢了水安全底线。

汛前,组织修复了水毁工程、堤防明口和长江、汉江干流崩岸,完成14处国家蓄滞洪区预案修订,维修保养水文监测、山洪预警设施2万多处,储备7大类27万件抢险物资设备。汛期,发布并落实防汛救灾预警叫应“十条措施”,及时启动5次应急响应,有效抵御24次强降雨天气。全省水库累计拦蓄洪水56亿立方米,实现了“江河不溃堤、湖库不溃坝、城市不‘看海’、人民生命安全不受损失”。

科学应对局部地区跨年连旱长旱,调度引江济汉、鄂北工程补水30余亿立方米,开启528处大中型灌区配水118亿立方米、灌溉农田3180万亩,发动群众12万人次,启动抗旱泵站3000余座、机动设备2.6万台套,确保粮食稳产丰收。

在迎战中秋国庆汉江秋汛期间,提前做好杜家台蓄滞洪区运用准备,及时转移群众6500余人,累计组织动员干部群众13万人次上堤巡查防守,成功抗御2次编号洪水和735公里江堤超警戒险情,千里江堤无一重大险情、无一失防失守。

持续强化河湖生态保护修复

湖北大力推进碧水保卫战“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行动,全面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启动莺河全国幸福河湖建设试点工作,持续实施母亲河复苏、河湖安全保护执法、非法采砂整治等专项行动,解决了一大批河湖突出问题,越来越多的河湖流域活力提升。坚持以流域综合治理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沮漳河、富水2个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和茅塔河、牌楼西河、崇湖、羊楼洞港、带水河5个小流域治理试点成势见效。

为了让湖泊名片更亮更美,湖北制定实施《关于加强湖泊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5个试点湖泊,持续开展“爱我千湖”志愿活动。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连年下降,2022年湖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首获国家考核“优秀”等次。全省水库、水电站基本落实了生态流量泄放措施,出台《湖北省水工程生态基流重点监管名录(2023年)》,完成清江、富水流域12个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核定先行先试工作,14个省内重点河湖生态流量(水位)得到有效保障。

颁布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湖北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快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强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2023年,湖北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32平方公里,新增35条生态清洁小流域。

夯实乡村振兴水利保障

2023年7月,全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推进会在湖北英山县召开,湖北经验做法获水利部肯定并推介。

湖北将农村安全饮水列入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2023年,79个农村饮水提标升级项目加速实施,新增提升农村居民饮用水标准312万人、累计提升933万人,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规模化供水人口占比达到95.8%和81%,分别高出全国5.8和21个百分点。

落实大中型灌区项目建设资金16.6亿元,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92万亩、粮食产能约1.56亿公斤。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累计实施改革面积3496.11万亩,创建省级以上农民用水示范组织35个。

扎实推进三峡后续工作,实施年度项目99个、争取专项资金19.99亿元,建成秭归县万古寺村等12个柑橘产值“亿元村”;举办“百家民企进库区”“对口支援库区行”等系列活动,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454.8亿元,落实三峡对口帮扶无偿援助资金2.5亿元。

深入实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持续推进移民家园示范村建设,组织申报省级移民美丽家园重点建设村205个、共同缔造试点村147个;落实奖补资金3亿元,打造100个移民美丽家园示范村。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任务的关键之年,会议提出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牢牢把握防汛抗旱主动权

加快完善防汛抗旱日常工作机制,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开展防洪调度演练并制定应对措施,密切跟踪天气形势变化,加强与应急、气象等部门协同联动,提高预报预警的精准度和预见期,加快推进“四预”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抓实蓄滞洪区运用预案修订工作,坚持汛旱统筹、同防同治,确保安全度汛和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千方百计完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预期目标

力争全年落实水利投资650亿元,加快启动省“十五五”水利发展规划编制,谋划实施“108815”重大水利工程,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和激励政策供给,确保项目安全可控、质量合格、进度达标,持续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助力全省经济发展大局。

全力推进流域综合治理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推进沮漳河、富水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和湖泊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支持三峡库区和丹江口库区的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构建“荆楚安澜”现代水网,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河湖保护修复,打击非法采砂,推进水土保持工作,新增生态清洁小流域和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夯实乡村振兴水利保障

持续推进农村饮水提标升级、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编制、大中型灌区建设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支持三类地区、三峡库区、移民重点区和郧阳、竹溪水利事业发展,加快建成一批水美乡村、美丽移民村,大力推进水利项目以工代赈,促进脱贫群众和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

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

加强水利法治建设,深化改革,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水利基础研究和战略研究,加快智慧江汉平台和水利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平台建设,实施“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加强水文化研究、传承和保护,做好水利宣传和水情教育工作,提升扩大水利事业社会影响力。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提升“政治三力”,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水利系统落地生根;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打造“四清”清廉机关品牌,一体推进“三不腐”,涵养新时代水利人的浩然正气。

此外,会议通报表扬了2023年在水旱灾害防御、争资立项、河湖管护等8项水利重点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38家市县水利部门。武汉市水务局工作成效显著,在“争资立项与水利投资执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利建设质量”“农村供水保障”四项工作中获通报表扬。


(转载自人民网、湖北水利微信公众号)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