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宪法日丨知宪守法,“宪”在行动!
2024年12月4日
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
12月1日至7日
是第七个“宪法宣传周”
2024年“宪法宣传周”主题: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在第七个“宪法宣传周”
让我们一起学习宪法基本知识
↓↓↓
Q1:宪法到底有多重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多次强调,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习近平2021年10月13日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Q2:国家宪法日为何是12月4日?
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Q3:我国第一个“宪法宣传周”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2018年。2018年11月10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开展首个“宪法宣传周”活动。
Q4:今年“宪法宣传周”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
今年宪法宣传周的时间是12月1日至7日。
Q5:今年“宪法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什么?
今年“宪法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Q6:今年“宪法宣传周”活动的重点宣传内容是什么?
根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的通知,今年“宪法宣传周”活动的重点宣传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和宪法的地位作用;宪法,国旗法、国歌法、国徽法等宪法相关法;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Q7:我国《宪法》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我国宪法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我国宪法得到全面贯彻实施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2022年12月19日发表的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
Q8:我国宪法经历了几次修改?
自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后,共经历了5次修改,分别是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Q9:唯一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Q10:《宪法》与我们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宪法》中涉及的许多权利都与我们的一生息息相关。
(1)自出生起,每个人都受宪法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走进校园,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3)步入职场,参加劳动、获得报酬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4)我国依法实行退休制度,退休生活有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宪法赋予了我们很多基本权利,同时也规定了我们作为公民需要履行的义务。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基本遵循。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习近平2018年1月19日在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
(转载自法治网、湖北人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