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向节点目标冲刺

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建设现场一片忙碌,力争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
长江日报记者张晟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张晟 通讯员沈培荣 蔡璐 谭素梅)3月31日上午,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建设现场一片忙碌:基坑东北角,挖土机和渣土吊装机密切配合,将土方不断转运至地面;基坑东南侧,160余名工人正在分区绑扎、焊接钢筋,为底板混凝土的浇筑争分夺秒。
武汉航空港发展集团下属隧道公司项目经理王伟华说,接到复工复产批复后,工地迅速进入白热化阶段,“整个项目现有200多名建设者,大家全力以赴,正在冲刺4月中旬基坑底板浇筑完毕的节点目标。”
王伟华介绍,此前,包括他在内的不少管理人员和部分技术工人被调往火神山医院、光谷日海方舱医院等重要项目支援。2月底,随着一系列应急工程相继完工,他们便开始谋划复工复产,提前检修设备、规整场地、制定复工计划,并积极与经销商联络,购买施工材料。
“我们现在位于基坑的底部,这里也是新建的初雨处理厂的最低点。未来,初期雨水在这里经过处理后再排入南湖,将对水质的改善起到促进作用。”项目生产经理刘立恒踩在已绑扎好的钢筋上说,3月28日我国已提前4天进入汛期,更得加快施工节奏,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刘立恒说,目前,具备条件的断面已全部恢复施工,基坑的侧墙、中板等位置均在和底板同步施工。同时,项目部还在积极联络协调施工队伍,计划进一步增加施工人员数量。
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项目部也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位,采购了足量的防疫物资,对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进出工地的通道安装消毒棚,食堂、卫生间等进行定时消毒,还专门采购了一批宿舍式集装箱,单间宿舍住宿人员比过去减少50%。
(转载自长江日报)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