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武汉: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当好居民健康“守门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社区村湾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门户,也是疫情联防联控的前线。
到社区去!湖北武汉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以支部为单位组建党员突击队,支援社区、下沉社区,编入网格,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排查“四类人员”,做好防疫知识“宣传员”
“各位邻居您好,根据防疫指挥部要求,现在进行全体居民体温测量工作,为了您的健康安全,请带好口罩积极配合。买菜、买药可进入微信小程序武汉微邻里,参照操作指引线上购买,或拨打社区电话……”
每天清晨,清亮的小喇叭声就在洪山区和平街东方红社区四个村湾响起,进行播报的是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发展三处的邱胜。而此刻,他的身份是下沉到东方红社区防疫一线的“网格员”。
“东方红社区下辖的村湾散落于友谊大道北到团结大道南,面积大、分布广,最远村湾之间相距数公里,又是开放式结构,进出口众多,管控压力大。”长江新城管委会发展三处党支部书记陈刚介绍,“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和社区协商,分几步走,首先以最快的速度对小区实行硬封闭,然后步行前往各个村湾,用小喇叭循环播放防疫工作要求,并逐户敲门进行登记,摸清底数,接下来就在卡点进行劝导和服务。”

长江新城下沉社区干部邱胜为居民测量体温
“四个村湾测量体温,重点部位消杀,送菜送药,走一圈下来往往得四五个小时,每天起码三万步以上,现在我的微信朋友圈步数长期占据第一的位置。”邱胜说。
封闭不封关爱,当好人民生活“服务员”
“爹爹,这是您要的药!”2月20日上午,武汉市妇联五支部党员周蔼鸿来到青山区白玉山街同心社区张家田片区居民家中,送来一盒优泌乐胰岛素。这是下沉该社区的市妇联七支部党员刘世斌昨天跑了13家药店代购回的16种药品中的一种。一大早,这16种药品经下沉社区的6位党员之手,全部送到居民手中。

武汉市妇联党员周蔼鸿到居民家中送药。
这些“巾帼志愿者”来到社区,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值守小区大门,统计发热病人数,为社区做消杀,上门为群众送生活物资,宣传就医政策和防疫知识,同时,发挥妇联优势,开展抗疫心理咨询服务和网上家教大讲堂等,为居民提供缓解情绪、疏导心理等服务。
“这些蔬菜又新鲜又便宜。”武汉市政协下沉至江岸区花桥街花桥社区的干部通过微信群组织居民与志愿者对接,居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志愿者接单后前往郊区,从农民手中直接采购新鲜蔬果等产品,第二天由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机关下沉干部按照居民订单编号有序发放。

武汉市政协下沉社区干部(右)与社区志愿者(左)为独居老人送菜。
花桥社区属于老旧社区,有许多独居的老人,为了让他们也能及时吃上新鲜的蔬菜,武汉市政协机关二支部下沉社区的党员谢文先和花桥社区志愿者蒋晨一将这类情况单独建群,电话沟通需求,代他们下单,并且把物资送到老人家门口。
“看到大家能吃上我们代购的新鲜蔬菜,多日的辛劳也觉得值得了。”谢文先说。
明责任强担当,做好居民健康“守门员”
武汉市江汉区汉兴街华安里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大部分村民都建有私房,房间距不过一两米,两户人家隔窗手可握,“握手房”的称呼名副其实,也为防疫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下沉该社区是武汉市水务执法总队第二党支部,他们来到社区的第一天就在社区所有出口醒目位置张贴公示牌,列出下沉工作职责、下沉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随时接受监督。
工作队下沉社区以来,发现了华安里小区原有值守点布局不合理,他们就配合社区分析研判,调整管控方式,合理配置力量,通过集中在主路口管控,采用硬隔离封闭小区其他出入口等措施进行改进。这些举措立即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小区排查管控秩序明显好转。
“作为党员,人民需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现在我们就是社区守门人,那就当好这个守门员”。武汉市水务执法总队第二党支部书记程仲义说。(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 通讯员张蕾)
(转载自光明日报)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