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19-11-22 08:11  |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湖底放几千口大水缸想干啥


                                   

                             施工人员在湖底摆放了大量大水缸        长江日报记者陈奇雄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陈奇雄)在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南湖大道茶山刘工地,施工人员把几千口大水缸依次摆放在湖底,并用泥土把每口大水缸填满。近日,多位市民看到这一幕后忍不住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什么用途呢?”

    21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赶到现场看到,在南湖大道茶山刘公交站点旁边的南湖中,有一处设置了围挡、湖底淤泥被清掉、湖水被抽干的工地。褐色陶质大水缸一口挨着一口,密密麻麻地排在工地上。多名戴着安全帽的施工人员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有人在操作吊车,把大水缸从货车上卸下;有人负责把大水缸摆在湖底;还有人在向大水缸中填土……

    多名施工人员介绍,往湖底摆大水缸是从11月9日开始的。截至目前,他们已按施工图纸要求,往这片湖底布设了2000多口大水缸。接下来的几天,他们还要继续向湖底添加大水缸。待所有大水缸摆好及装满营养土后,他们就会在缸中栽种水生美人蕉。

    拆除施工围挡后,这处工地将会被湖水淹没。到明年春夏季,这片水域就会出现一片水生美人蕉花海。

    长江日报记者获悉,武汉市正在实施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并委托相关部门对南湖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将南湖片区打造成滨水生态绿城的典范。在茶山刘这处工地中,施工人员在湖底设置大水缸并在缸中栽植水生植物,就是为了提升南湖的水质及改善南湖的水环境。

    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董立坤说,水生美人蕉、芦苇是人们用来治理水体污染的植物,都具有较强的美化环境与净化水质作用,但它们也属于具有强大繁殖生长能力的植物,如果不对它们的生长范围进行限制,就可能疯长,并快速占据大量水面。所以,人们要把水生美人蕉、芦苇栽植在带泥土的水缸或其他容器中,这样就可以把它们束缚在特定空间内,让它们的地下茎不能向四周蔓延,从而有效防止它们向外逃逸、扩散。



(转载自长江日报)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