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57岁排水队员连续奋战17个小时

梅义权(前)和工友在天后社区抢排渍水

昨日上午,交警和水务人员疏导武汉二环线梨园医院、东湖景园路段交通
楚天都市报记者 潘锡珩 通讯员 廖宇智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朱熙勇 李辉
大雨下了一夜,水务人员也忙了一夜。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发现,不少一线排水工人,通宵值守抽排后顾不上休息,又赶往其他渍水点连续作战,只为尽快把渍水影响降到最低。
高峰时有34处渍水点
武汉这一轮强降雨,来势猛、雨量大、覆盖广。前晚,武汉市防办根据气象预报情况,及时预警,提前部署。各区迅速响应,一线人员到岗到位,不畏疲劳,连续作战,通宵巡查、值守、清捞、抽排。江南泵站、四新泵站、杨泗港泵站、罗家路泵站、后湖泵站、常青泵站等大型泵站,以及各区中小型、立交涵洞泵站全部投入运行,持续抽排,随降随排,确保管网低水位运行。
降雨高峰时期,全市34处路段出现不同程度渍水,其中武昌区14处、东湖风景区10处、洪山区4处、经开区3处、硚口区1处、汉阳区1处、高新区1处。至9时,消退17处;至11时,消退23处;至14时,消退33处。
34处渍水点中,洪山区虎泉街保利华都渍水情况较为严重。昨日,水务部门全力抢排,至昨晚8时,该处渍水已消退九成。
地势低洼社区变水塘
昨日上午11时许,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江汉区天后社区时,社区内部道路上已经看不到明显的积水。而几个小时前,这里的积水淹至成人大腿。江汉区排水队前来支援后,很快就将积水排完。
社区副主任严开云介绍,天后社区是个老小区,有居民三四百户,不但房屋老旧、道路狭窄,而且地势比周边低两三米。每次下大雨,周边的雨水就会向社区内倒灌。
记者在该社区位于中山大道上的出入口看到,从中山大道进入社区,要下几十步台阶,高差相当于一层楼。
社区院墙外,一台黄色水泵正在运转,将一处窨井内的积水通过水管送到近百米外的中山大道雨水井排走。
社区安保队员涂汉林告诉记者,昨日凌晨4时许,社区内开始积水。“当时我正在值班,连忙和其他几个人架设小型泵机抽排积水,但雨势太大,根本抽不赢。”他说。为了社区居民安全,他们临时封闭了积水较深的中山大道出入口。
排水员连续奋战排渍
天后社区中山大道出入口点位的抽排,由江汉区排水队工作人员王长火负责。他介绍,昨日清晨接到社区求助后,他迅速从位于红旗渠路的排水队驻地调集了一台大功率水泵,并和5名排水队员赶到天后社区,开始抽排积水。
记者采访时,由于社区路面积水已退,其他排水队员刚刚离开,只有57岁的梅义权进行收尾工作。据了解,从前晚起,他就在抽排一线连续奋战。
梅义权告诉记者,前晚7时许,汉口下起大雨,他和几名工友携带设备,到香港路边的一个社区抽排,忙了一个通宵。
“凌晨1点多钟的时候,路灯还熄灭了十来分钟,我们只好用手机电筒照明坚持工作。”梅义权说。昨日清晨6时许,该社区内的积水抽排完毕,他和工友准备回宿舍洗澡休息,又接到紧急电话:天后社区积水,立即前往支援。
梅义权和工友们二话不说,带着设备赶到天后社区,架设泵机、管道,一直抽排到中午12时许关机,他17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
(转载自楚天都市报)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