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0-07-01 14:07  |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武汉东西湖:高科技设备首秀防汛抢险演练现场


参演的一体式“龙吸水”排水抢险车 晏君 摄

此次演练涵盖水、陆、空,多部门联合作战 宋亮 摄

湖北日报讯 (通讯员宋亮、黄华)0.5公斤重的麻袋浸水后就能“暴涨”至25公斤以上,一台水上救援机器人仅用15秒就能游出百余米……6月30日,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举办防汛抢险救援综合演练,一批高科技设备首次亮相,大展身手。

本次演练持续近1小时,共出动东西湖区应急、水务、公安、消防等8支抢险应急队伍,共320余人、700余台(套)装备,完成了管涌抢险、快速排涝、水上搜救和人员转移、散浸处置等4个科目演练。

新型吸水膨胀袋 宋亮 摄

在管涌抢险环节,两名应急队员将一条0.5公斤重的麻袋浸入水中,三五分钟后其重量就增至25公斤,轻松筑起了一段围挡。产品研发人员之一、高级工程师孙福生介绍,与搬运砂石填充袋相比,这款新型吸水膨胀袋可大幅节约人力和时间,其内胆中的高分子树脂填充物遇水后能牢牢锁住水分,正常情况下可使用2个月以上,“相当于‘以水挡水’。”

在搜救演练环节,2台水上救援智能机器人的表现也很出色:从下水到抵达落水人员附近,100余米的距离用时仅15秒左右。落水者抓住机器人后,迅速被拖至岸边。孙福生说,这款机器人操控范围可达800米,经改良后具备卫星定位功能,速度更快、行驶更稳定,既能节约救援时间,也能保证施救人员安全。此外,具有三维重建功能的无人机、运用液压装置固定的移动智能照明平台、子母式“龙吸水”等新设备也纷纷亮相,秀出“十八般武艺”。

国网武汉市东西湖区供电公司参演的移动智能照明平台 宋亮 摄

水上救援智能机器人快速抵达落水人员附近 宋亮 摄

搜救人员与医护人员联动救助落水者 宋亮 摄

无人机出发侦查 宋亮 摄

演练现场指挥部成员、东西湖区应急管理局自然灾害救援保障科负责人邹华表示,虽然很多高科技装备是“首秀”,但在演练中都表现不错,尤其是在缩短抢险救援时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战中如能合理使用,可提高应对效率。”

“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参与演练的协和东西湖医院120急救站副站长向军表示,演练内容“硝烟味很浓”,对实战指导作用很大。

东西湖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三面环水,防汛压力不小,6月30日上午8时汉江新沟站水位达到26.00米,已进入设防水位。“必须以‘底线思维’做好各项应对准备。”目前,该区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街道办事处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加强巡查预警,及时补充防汛抢险物料和装备器材;各级各类抢险队正加强训练培训,紧锣密鼓做好应急准备。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