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0-07-02 10:07  |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独立“走”下水 自己“爬”上车


    长江日报讯(记者张晟 通讯员王开元)7月1日上午,由武汉航空港发展集团下属企业投资建造的“武航一号” 两栖式多功能环保疏浚船在东湖下水启用。

    上午10时许,长江日报记者登上“武航一号”,这是一艘外观碧绿的特殊船舶,船舶宽度与大型卡车基本一致。武汉航发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这艘船突破了人们对船的传统理解,它能在没有其他设备的协助下,独立“走出”“走入”水面,如同科幻电影里的机器人。

    相关技术人员表示,“武航一号”能自由上岸、下水,甚至可以自己“爬”上、“跳”下卡车,主要是靠船舶两侧的支撑臂和在船头作业臂前加装挖斗实现的。“支撑臂和作业臂像人的胳膊和腿一样,让船行动自如。”

    武汉航发集团有关负责人说,正是由于“武航一号”行动自如,船舶宽度小,因此它特别适于在超浅水域、河湖、渠道、池塘及工业沉淀池进行施工,对于武汉这座湖泊、港渠众多的城市来说尤其适合,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疏浚船的根本特点。该负责人说,“武航一号”1日启用后,将进一步提升武汉航发集团在水环境治理行业的技术实力,助力提高武汉河道治理能力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东湖是武汉城市名片,为了进一步提升东湖水质,武汉去年启动了东湖水环境提升工程,武汉航发集团下属市政建设集团参与该工程建设。由于东湖水环境提升工程施工区域分散,且东湖的子湖和湖汊众多,湖底淤泥最远运输距离达到10公里左右,小巧灵活、机动能力强的“武航一号”应运而生。

    据了解,“武航一号”集反铲疏浚、绞吸疏浚、打桩等多类功能于一体。总体来看,“武航一号”投入使用后,可提升挖掘精度,减少施工时对底泥的扰动,避免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能够满足后期生态修复措施的要求。


(转载自长江日报)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