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布局防汛“先手棋”——武汉808公里堤防见闻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见习记者 刘澍森 通讯员 廖宇智 实习生 费来凤
武汉,滨江之城,既要与水共生,还要与水相争。
为治理水患,武汉市经过几十年建设,目前已建成三级以上河道堤防808公里,其中长江堤防284公里,汉江堤防112公里,府澴河、滠水、举水、倒水等连江支流堤防388公里。
今年汛情严峻,武汉堤防是否安然无恙?
水务局:指挥中枢运筹帷幄
7月21日,湖北出梅。
当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武汉市水务局,透过窗户,汉口江滩近在咫尺,江滩人行道仍被江水浸泡。
“长达43天的梅雨期虽然结束,但防汛不容丝毫松懈。”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武汉两江、中小河流仍维持高水位,长时间浸泡,堤防容易出现险情,并且,在洪峰退却时也容易出险情。
武汉水网密布,165条河流纵横交错,其中长江一级支流有7条。如何科学治水,考验决策者智慧。
经历1998年和2016年大水后,武汉市投入近百亿元,对长江干堤和沿江支流堤防进行整险加固,补齐中小河流防汛短板。
武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设在武汉市水务局大楼内,这里是防汛指挥中枢,一道道指令每天从里发出。
“全市整合6万多处视频监控点,纳入防汛排涝指挥系统,严密监视堤防水库、泵站涵闸、险工险段等防汛重要设施。”武汉市防办介绍,智慧水利粗具雏形,无人机、管道机器人、5G等新装备、新技术在防汛当中发挥巨大作用。
童家湖:昔日溃口整治一新
7月21日中午,记者来到长江支流府澴河黄陂段。
因府澴河超保证水位,武汉市于7月17日将东西湖、江岸、黄陂三区防汛应急响应等级由Ⅱ级提升至Ⅰ级。
在府澴河童家湖大堤祁家湾段防汛哨所,负责人朱福运正带领人员巡堤查险。Ⅰ级响应启动后,哨所按每公里50人的标准增加人力,加大巡堤频率。
童家湖与府澴河一堤之隔,东邻武汉天河机场,2016年出现溃口后,格外受人关注。
“童家湖堤地处湖区,过去筑堤施工时受条件限制,多为就近取土,因而料源质量不一,堤身填土较杂。”武汉市黄陂区河道堤防工程管理总段负责人侯顺学介绍,为彻底消除隐患,2016年大汛后,市政府按内河三级堤防标准,对童家湖堤进行除险加固,堤顶路面灌注沥青,堤身充填灌浆,修建防水抗渗挡水墙,防汛能力大大增强。
龙王庙:堤防地标成知名景点
7月21日下午2时,汉口龙王庙。
经工作人员允许,记者登上堤顶平台,汉白玉凭栏上“正汉口”三个字赫然醒目,放眼远眺,长江、汉江在此交汇,泾渭分明。涨水后的江面显得格外宽阔,堤外三级亲水平台淹没,只露出半截电灯杆。江水迎面冲刷大堤,泛起漩涡,拐弯后向东奔去。
龙王庙是武汉八大险段之一,历年来成为防汛抗洪重中之重。
7月6日,武汉市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龙王庙打扣巷码头闸口封闭。“闸门封得严实。现在长江水位比闸基地面高0.3米左右,但没有一丝渗水。”江汉区河道堤防管理所值守责任人杭建权说,打扣巷码头闸口新修了宽6.5米、高4米、厚0.28米的钢闸门。“比过去老式闸板条,钢闸门使用起来更快速、便捷、安全。”
1998年洪水过后,国家投入2.34亿元,彻底整治龙王庙1080米险段,按照“扩宽口门、改善河势、除险加固、综合治理”的原则,扩宽南岸嘴,加固汉口驳岸,实施铰链沉排和隔渗墙建设。
通过综合整治工程,龙王庙已经从过去的险段变成了武汉观水的知名景点。
八铺街堤:党员群众请缨上堤
7月21日下午3时30分,长江干堤武昌八铺街堤,红旗迎风招展。
武昌区中南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陈烈正在值守点安排工作。他介绍,武昌区长江堤防17公里,从杨园至白沙洲,其中白沙洲段3.75公里,由中南路街道办与南湖街道办共同值守。“街道办工作人员有限,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防汛。”
中南路街辖区内的华夏银行武汉分行主动请缨,该行从报名的111名党员中,抽调40人加入街道办的混合编队,上堤防汛。
“7月5日,防守人员上堤,至今超过半个月,大家不畏劳累,不下火线。”华夏银行防汛小分队负责人陈俊说,队伍纪律严明,统一着装,佩戴党员徽章,轮班上堤前,站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
堤防背水面有草丛,常有蛇和毒虫出没,防汛队员必须穿高筒靴、着长袖衫。巡堤一个来回需要45分钟,由于天气湿热,个个浑身湿透。
居字号:一号哨所严密监视
记者赶到江夏四邑公堤时,已近黄昏。远眺江面,长江拐了一个大弯,嘉鱼县簰洲湾近在眼前。
在居字号责任段一号哨所,武汉市江夏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启明,正组织队员巡堤查险。哨所挂有一面由江夏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授予的流动红旗。
居字号,武汉长江段有名的险段,河道弯曲,堤岸迎流顶冲,1931年曾经发生溃口。
今年汛期,刘启明率领48名职工,坚守居字号责任段中的1.9公里大堤,日夜巡查,不放过蛛丝马迹。
“这是我第5次守堤,感觉大堤不仅更牢固,巡堤手段也更进步。过去全靠人,现在用上了无人机。”刘启明说,洪峰过境后,丝毫不敢松懈,根据经验,长江水位下降,大堤迎水面容易发生险情。为此,他们通过无人机加强监视,严防退水时发生险情。
(转载自湖北日报)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