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电视台:新洲区:水清,岸绿,湖美!河湖长制让绿水青山成为标配
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1200多名河湖长、督查长、保洁员、巡查员、监督员辛勤劳动,为新洲水清、岸绿、湖美而努力奋斗,推进长江大保护,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020年“绿色”果实
大员上阵、分段负责、一抓到底
构建形成区委、区政府总负责、街镇、村抓落实的执行机制,“四大家”领导挂帅又出征,分河湖包保,包片包干,1187名街镇、村河湖长分级负责、分段把守,形成层次抓落实,一抓到底工作格局。
创新工作机制,构建“三长联动”格局
对多点位重点查,全线段拉网查,河湖巡查3万多次,在全市探索“人大代表+民间河湖长”模式,着眼全局发挥监督作用。同时200多名民间河湖长与环保志愿者联动配合,组织河湖巡查、清捡垃圾、发现、劝阻、报告乱堆、乱放问题,形成社会带动效应;完善水利视频监控系统,发挥“天眼”作用,及时上传监控信息图片,形成高效的“三长联动”格局。
组织攻坚行动,维护河湖管控和生态空间
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工作,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宣传报道10多起,完成省、市级幸福河湖遴选入选1条(举水河、河湖长制优秀个人和单位2名,组织完成区级河湖长制示范优秀个人19名、幸福河湖单位7个,碧水保卫战“示范建设行动”成果凸显。
强力推进长江禁采,加强执法装备,提高保障。同时,建立跨市界联动执法打击和水务、海事、水上派出所轮流24小时联合巡查机制,发现非法采砂“一律扣押、一律拆除采砂机具律依法处罚”,监管到位,执法有力,有效震了非法采砂,保持河道采砂管理稳定局势。
严防水资源保护“三条红线”
将水资源论证作为审批取水许可的前置条件,重点针对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城镇规划和重大新、改、扩建项目,从源头控制高耗水、重污染项目布局、规划建设;推动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完成湖北亚东水泥工业用水节水改造和年度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全区计划用水、节约用水落到实处,完成市定用水总量控制、GDP水耗降低率、灌溉水利用系数等目标。
抓“三清”行动,促进河湖水环境持续改善
加强对排水户调查登记、在建工地排水执法检査、整治畜禽养殖场点,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8.91%。建成航天科工新城污水处理厂,完成11个街镇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启动建成区排水管网混错接改造。完成湖泊退渔还湖2169亩,扩大了河湖岸线及生态空间,完成鄢家湖水质提升一期工程,消除了劣五类湖泊。
河湖长制工作,通过过去一年的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境内江河湖库水质明显改善,长江、举水、倒水(新洲段)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重要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进一步改善,道观河水库水质保持Ⅱ类,全市唯一。
2021年“绿色”画卷
2021年,全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论,国绕十六字(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聚焦管好“盛水的盆”和护好“盆里的水”两大目标,强化河湖长履职尽责,打好河湖治理攻坚战,确保河湖长制由“有名”有实”向“有效”扎实转变,不断推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打造幸福河湖。
将进一步完善1江、12河、12湖2021年度工河湖长制工作计划及任务清单,持续发力推进“清四乱”,加大新增四乱问题监管和执法打击、处罚力度,使“四乱”行为人“不敢乱”、“乱不起”,确保“四乱”不反弹、不新增,保持良好格局。
将持续深入推进清源、清管、清流“三清”行动,推进黑臭水体治理,今年底完成水质提升治理任务,柴泊湖、陶家大湖加快推进治理工程,2022年底要完成治理工程任务,并使湖泊水质提升到四类。
(转载自武汉电视台)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