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1-04-14 15:04  |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汤逊湖水域种植“水下森林”


长江日报讯,汤逊湖水域开始种植“水下森林”。13日,长江日报记者现场探访湖底“种草”。

汤逊湖作为亚洲第一大城市内湖,兼具调蓄、灌溉、航运、城乡供水等多重功能,水域面积达47.6平方公里,然而伴随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水体污染较严重。

去年9月份,汤逊湖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开始实施。其中,红旗湖作为示范段,率先实施以改善水质为目的的生态净化工程。

“我们还将解决汤逊湖沿湖的点源污染,使污水不再入湖。”项目建设方武汉生态环境投资发展集团碧水集团负责人殷振介绍,如今一期工程时间近半,红旗湖的治理已有初步成效,通过构建湖底微地形、微生物底质改良、围挡隔断等方式,湖泊水质已有明显改善。

沿红旗湖岸一路行走,记者看到有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在湖中“种草”。六人一组,一排一排坐在三四米宽的泡沫板上,将水草种进湖底,如同插秧。

据介绍,正在种下的沉水植物可以说是这次水生态修复的关键,它不仅是水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还是水环境的重要调解者。“项目组特地选用了改良型的‘四季常绿矮型苦草’,作为整个湖域的主建种群。”顾名思义,这种水草四季常绿,全年都能高效吸收氮磷释放氧气。此外,还有更强的耐弱光、耐污能力,对于改善汤逊湖水质更有针对性,其生长稳定,不易泛滥,更好形成“水下森林”的景观效果。

殷振介绍,红旗湖生态净化工程将成为汤逊湖流域生态治理的“示范田”,有助于给汤逊湖实施全域治理打好基础。

据悉,汤逊湖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将于年底完工,届时红旗湖这片城市生态湖湾将以“鱼虾成群、水清岸绿”的面貌呈现在市民面前。



(转载自长江日报)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