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生态课上了解武汉河湖,小学生亲身参与水质监测实验
长江水、青山港水、雨水、下水道污水、自来水和矿泉水,这些水的水质有什么不同?6月3日上午,青山区钢城二小学生在青山区水务和湖泊局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引导下,亲身参与水质监测实验。
“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做氨氮实验?”“水里氨氮的含量高,说明了什么?”课堂上,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围着青山区水务和湖泊局工作人员和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问出心中的疑惑。

钢城二小学生在生态课上了解武汉河湖与水鸟知识。

小学生在生态课上与志愿者互动。
志愿者告诉孩子们,水里氨氮的含量高,说明取水地附近有菜地或者养殖场,水质受到了粪便的污染;水里磷的含量高,则说明附近有生活污水,含磷的洗涤剂造成了水污染。作为普通人,我们保护河湖应该从节约用水、不将污水排入河湖、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使用无磷洗涤剂等方面入手。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为2021年青山区河湖长制宣传教育进学校“爱河护湖,人人都是小湖长”主题活动,来自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为钢城二小学生带来了一节特殊的生态课,带孩子们了解了武汉河湖的现状,湿地与常见水鸟的相关知识。

小学生亲身参与水质监测实验。
志愿者告诉孩子们,近年来,随着武汉河湖治理力度的加大,许多以往不常见的水鸟频现踪迹,水鸟们开始与人和谐共处:“我家住30楼,一个月没回家,我发现八哥在我房子的卫生间顶上做了窝,还生了6只小八哥。我没有打扰它们,等小八哥长大,鸟妈妈会带他们离开。”
据了解,钢城第二小学是一所具有鲜明的水生态教育特色的学校,多年来坚持不懈开展了 “自来水的前生今世”“天兴任鸟飞 保护大长江”“走近身边的海绵城市”等形式多样的水生态实践教育,打造了“乐芽乐伢”水生态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知水、爱水的意识,促进学生形成护水、节水的行为。
(转载自长江日报)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