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电视台:百里长江生态廊道 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去年12月,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工程动工,开启了武汉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新篇章。


在汉口沿江大道近期改造完工的临江门闸口,红砖砌成的闸门,与周边历史建筑相互呼应,给人一种汉口老码头的年代感。市民李勇说:“我经常来,通过这次改造以后,确实感觉到很舒服,很养眼。”


江滩闸口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作为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项目子项之一,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心城区沿江42个闸口(汉江沿线10座、长江沿线32座)进行拼装式防洪墙改造,对部分沿江江滩景观进行更新提升。
据介绍,传统的采用粘土、袋土等材料封堵闸口,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施工时间长,而且土方需求量较大,对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
武汉生态投资集团下属碧水集团项目管理部负责人车涛介绍:“我们现在改造的拼装式防洪墙,它的功能可以满足防汛的要求,材料拼装更简单,操作的时间也更节约。就像小孩玩的搭积木一样的,一个闸口5、6个人,大概两个小时可以完成封堵拼装的工作,与传统的方式相比,既省时,又省事,而且对周边的环境污染还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
近日,随着汉口江滩三阳门闸口改造项目主体工程提前完工,中心城区沿江42个闸口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改造完成后,汛期封堵闸口将告别“扛沙包”模式,拼装式防洪墙全面上岗。同时,按照“一闸一品”风格,重新设计闸口景观,更加突显武汉味道。
作为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项目中近期实施工程之一,汉阳碧道工程已进入收官阶段。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防洪墙外立面装饰工程、景观提升工程、建(构)筑物等改造工程、绿化工程、亮化工程、监控及音响工程、给排水工程等。
武汉生态投资集团下属市政道排公司汉阳碧道项目技术负责人阮鲲鹏告诉记者:“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基本上是最低干预,最小动静和适度提升,遵循设计单位‘拾缺补遗掇旧景,古韵新风话自然’的设计理念,贯通了既有的断点,提升局部节点,修复和更新一些陈旧的设施设备,精心打造了一处不失原味、风格古朴的滨江风景廊道。
汉阳碧道通过梳理既有园区交通组织,并结合市民游客行径习惯,合理适度对景观进行微观改造和局部提升,实现晴川阁至杨泗港段慢行系统全面贯通,保留既有江滩文化脉络以及曲径通幽的古典园林架构和空间氛围,打造汉阳滨江生活、生态、景观岸线。


武汉生态投资集团下属碧水集团汉阳碧道项目负责人殷振说:“汉阳碧道完工之后,最大的变化,我们本着方便市民为民的原则,修了很多广场,如朝宗广场,在鹦鹉洲大桥前方要修建一个大型儿童游乐场。修了汉阳碧道以后,游客可以通过汉阳江滩直接到晴川阁,是一个串联式的游玩体验。
在武昌区八铺街堤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为绿化土地整形,播撒草籽,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
虽然工程还处于收尾阶段,在八铺街堤附近生活的市民已经迫不及待来这里看看了。今年79岁的刘爹爹和老伴一大早就来到八铺街江滩来先睹为快。看到眼前即将建成的江滩公园,刘爹爹兴奋不已:“原来这个地方没有公园,没有地方散步,现在工程还没完工,我们先来提前来感受一下,修得很好。前景一定是非常好的,市民又有一个很好的去处。”
武昌区八铺街堤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位于鹦鹉洲长江大桥和杨泗港长江大桥之间,全长3.8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滩地及岸坡整治、后戗台景观改造、滩地环境景观程及亮化工程等内容。
武汉生态投资集团桥梁公司武昌区八铺街江滩项目负责人沈赛介绍:“这里原有的地貌是土堤,对它进行整治后,一级护坡是六角块,二级护坡是混凝土块。如果有洪水,将比以往耐冲刷,同时减少土的流失,整个堤防的防洪能力将大幅提升。”
八铺街堤3.8公里护坡的修缮与新建工作已完工,做好准备迎战汛期。如今,这里已从当初堆满砂石的沙场变身芳草萋萋的林荫步道,穿插其中的江滩公园也雏形初显。
武昌区白沙洲堤防所工程师龚勋表示,武昌区八铺街堤防洪和综合整治工程,是武汉市百里生态廊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建成以后将在防洪和生态方面发挥巨大的效益。


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项目,涉及武汉市长江、汉江约170公里范围。主城区段包括18个子项,其中14个子项由武汉生态环境投资发展集团负责实施。按照“一年出样板、三年成规模”的目标,到2023年,基本贯通城区段江滩。此前,汉江汉阳江滩三期项目已建成开放,今年内武昌区八铺街江滩主体工程完工,今年内还将完成汉阳碧道、江北碧道以及江滩闸口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一幅壮美的长江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转载自武汉电视台)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