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秋,一起去江滩捞月亮
《捞月亮》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的一篇课文,一群小猴子看到井中月亮的倒影,误以为是月亮掉到了井里,于是大家倒挂在树上一只拉着另一只的脚,准备将月亮捞出来,最后发现月亮好好地挂在天上。
在武汉,也有着一群“捞月亮”的人,他们散落在两江四岸的各个江滩,他们捞的不是倒映在江水中的飘渺月光,而是在两江沿岸“捞”一处绝佳观月位置。
静候明月
黄昏时分,太阳和月亮正在完成夜幕降临前的“交接班”。
随着太阳一同“下班”的,还有结束了一天工作和学习的市民们,傍晚踏着轻松欢愉的脚步在江滩散步已经成为了许多武汉市民们的一种习惯。
此时的太阳尚未完全落山,即不毒辣也不暗沉,就像是平时严厉的老师临毕业前温柔的祝福;而月亮已经将今天的第一缕晚风带到了两江沿岸每个角落,络绎不绝的游客选择在这个时候涌入汉口江滩,享受这短暂的夏日凉爽。
路灯即将被月亮点亮
中秋将至,月亮每天也以肉眼可见的程度逐渐“饱满”了起来。
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已有许多游客坐在汉口江滩的亲水平台上等待着月亮出现,也有人架起了望远镜为拉近这肉眼不可及的距离做着准备,他们摩拳擦掌,只为“捞“一处绝佳的赏月角度。在这个以“团圆”为主题的节日,赏月这一习俗从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也是当下快节奏生活中的一脚轻刹。
善于给自己创造乐趣的武汉市民,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找点“乐子“,放风筝、慢跑、健身……如果略感疲惫,和家人说说家常,谈谈趣事也是一件颇为惬意的事情。
傍晚的江滩是放风筝不可多得的好去处
“五彩斑斓的黑”
这个词听上去自相矛盾,但如果亲历过武汉江滩的夜晚,就会发现,黑,真的可以五彩斑斓。
夜幕降临,两江四岸的临江楼宇和长江二桥被灯光点亮,时而明亮,时而柔和,时而动感。在夜幕的衬托下,绚丽光影将江城魅力尽情展现。
悬挂在天上的一轮明月,在此刻成为了此番美景的绝佳点缀,就像流光溢彩的宝石堆中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
无时无刻不在奔流的长江无法像平静湖面那样能够完整地倒映出月亮的完整轮廓,月光投射下来立刻与江水交融在一起,江水则将月光托起,随后送去下游的每个角落。
距离农历十五还有几天,月亮尚未达到“圆满”状态,但如果此时手边有高倍数望远设备,会发现半圆月亮的立体感更强。
光照部分和阴影部分的过渡明显且不突兀,一半明亮,一半深邃,而一座座环形山则证明了我们所见到的景象并非数字化产物,而是真实存在的。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千百年来,月亮对于中国人始终有着特别的意义,无数文人骚客写下了无数关于这颗卫星的佳句。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豪迈,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恬静,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思念,再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寂。
银光乍泄,宫娥起舞,灯烛辉煌,火树银花。面对此番情景,孟浩然也早在一千多年前留下贴切无比的句子——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今晚,这颗夜空中最明亮的美玉将迎来属于它的节日,水蓝蓝和江美美在这里也想像那群淘气而快乐的猴子那样,把月亮“捞“给你。
(转载自武汉水务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