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1-10-21 15:10  |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看不见”的污水处理厂施工有智慧——记中铁上海局武汉南太子湖污水处理厂扩建(五期)工程


高标准的装配式围挡

VR体验馆

工作人员检查钢筋加工状况

高空俯瞰下项目的大临设施

今年江城的桂花开得要迟一些。深秋时节,漫步武汉三镇,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不时传来。在汉阳区南太子湖畔,武汉市水务集团首个地埋式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正酣。项目建成后,全部位于地下,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看不见”的污水处理厂。

由中铁上海局施工的武汉南太子湖污水处理厂扩建(五期)工程,合同总金额8.26亿元。建成投用之后,将增加10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从而使该厂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到45万吨/日。

多花数十万提升围挡标准

10月19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武汉南太子湖污水处理厂扩建(五期)工程项目工地。工地整齐的围挡让人眼前一亮。在污水处理项目,这样的“高档”围挡并不多见。

“这是我们自我提档升级,采用的装配式围挡。”中铁上海局项目经理沈国彬介绍,项目原本设计的是普通的PVC围挡,进场时候,看到附近地铁等工地均采用了装配式的高标准围挡,为此,项目部自我提升要求,全部采用2.5米高的装配式围挡,型钢结构,绿篱外表,上面装点着文明宣传标语,夜间还可以发光。仅此一项,项目多花费数十万元。“只要更有利于绿色文明施工、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多花钱也值得!”沈国彬说。

在项目现场,项目部严格按照业主单位要求,对照武汉市城乡建设局《武汉市建设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严格执行“封闭打围标准化、场区道路全硬化、冲洗设施自动化、裸露场地覆盖化、过程管理常态化、降尘处理喷淋化”的六化标准。施工用土运输采用全封闭车辆,出门洗车槽冲洗和冲洗枪冲洗相结合,每一个轮胎仔细检查,达到清洁标准后才可放行。

登上工地的“制高点”——观景平台,整个工区尽在眼前。名为“观景”,实有“瞭望”功能。项目值班人员在工区地面日常巡查,所见受限,结合在观景台俯瞰,就能及时了解整个工区全貌。

极目新闻记者看到,该项目周边既有构筑物多,施工作业面小,材料设备场内运输较为困难。虽然如此,项目部还是辟出一块“宝贵”的地方,搭建了专门的钢筋加工棚。

一捆捆粗细不等、型号不同的钢筋整齐地摆放在钢筋加工棚里,两名工人在机械吊臂的配合下,有条不紊地工作。钢筋加工自动数控技术可以确保加工标准更高,加工棚的设置也减少了露天生产的噪声及光污染。

智慧化元素助力施工管理

该工程地质复杂、地下水丰富、基坑开挖深、流塑状淤泥层厚,基坑土方开挖及运输难度大;工程涉及专业多、工期紧、交叉施工频繁、施工组织难度大;工程桩基空桩长,桩顶标高控制难度大……面对系列难题,除了项目部一班人的群策群力,诸多“智慧元素”助力,功不可没。

在项目的VR体验馆里,记者看到,通过虚拟现实 VR 技术模拟施工现场类似的环境,能使人“亲身”经历工程建设施工中火灾、电击、坍塌、机械事故、高空坠落等几十项工程事故,具有真实、互动、情节化的特点,让体验者亲身去经历、去感受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场景,并掌握相应的安全防范知识及应急措施。

项目部还建立了VR虚拟质量样板。按照项目实际技术特点,在BIM模型中搭建实体质量样板,通过VR设备在BIM工艺样板模型中进行漫游,如同动漫一样,最大程度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工艺样板,指导施工,这是对BIM技术的进一步深化。

智慧元素也运用在绿色施工中。当工地PM2.5或PM10的浓度达到警戒值上限时,喷淋智能管理系统(围挡喷淋+雾炮机+塔吊喷淋)自动启动;当浓度降到警戒值下限时则自动关闭,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遥控控制。同时,该系统具备手动开启关闭和定时喷淋功能。

塔吊位于工地的制高点,塔吊上也安装有喷淋系统。该系统根据在建工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加压泵加压,水经过加压通过喷头喷出,形成雾状,具有更好的降尘、降温、养护等效果。

严把质量关 浇筑精品工程

因为是全埋式污水处理厂,该项目为地下两层结构,土方开挖量大,开挖深度大,最深处达18米。施工中,项目通过现场布置自动化基坑监测传感器,实现沉降监测、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钢支撑轴力监测、围护结构内部位移、周围土体内部位移、地下水位监测、周边建筑物倾斜监测的目标。

监测数据一般30分钟采集一次,自动上传,一旦监测数据异常会立即报警,并将报警信息以短信或平台消息方式通知相关管理人员。

“安全施工无小事。”项目经理沈国彬介绍,相比于传统的第三方监测,这种监测方式无疑覆盖范围更广,24小时不间断,为项目的安全、质量保驾护航。

项目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在混凝土中埋入温度传感器,即可通过测温主机,远程获取温度变化状况,及时调整养护工作,确保养护效果。

2020年9月,湖北省首个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谌家矶再生水厂开建。武汉南太子湖污水处理厂扩建(五期)工程,则是武汉市水务集团的首个全埋式污水处理厂。

沈国彬介绍,与传统地上污水处理厂相比,采用全埋式的地下污水处理厂优点较多,如构筑物设计都比较紧凑,技术上尽量选用占地面积小的处理工艺,无需考虑绿化及隔离带等要求,一般占地面积较少;其主要处理设备均处于地下,许多机械的噪声和振动较小,对周边建筑和居民生活基本不产生影响;地下污水处理厂可对臭气进行全面的处理,对周边环境污染很小;上部空间利用价值亦较高,可用于绿化、公园等公益事业,也可用于商业开发等。

武汉南太子湖污水处理厂扩建(五期)工程投用后,将采用AAO+MBR工艺,将传统生化处理与膜分离有机结合进行建设,使该厂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到45万吨/日。



(转载自楚天都市报)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