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武汉经开区实施区域统一洪水影响评价,为企业节省评估费近百万元,压缩审批时间近2个月
1月26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经开区获悉,继去年10月完成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后,该区洪水影响区域评估报告批复已生效。
这意味着,今后入驻武汉经开区辖区内产业园区的项目是新增涉河涉堤地块,只要符合该区洪评报告的条件,只需登记备案,不用再找中介机构办理专项的防洪影响评价报告,可为企业节省评估费用近百万元,节省审批时间近2个月。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审批高效化,推进业务流程再造、时限压缩,在全市率先实施区域统一评估改革,对产业园区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水土保持、环境影响、气候可行性论证、压覆矿产、节能、洪水影响、地震安全性、文物保护等9个专题开展统一评价评估。
为了让落户该区的项目早日开工、早日投产、早日见效,2021年,武汉经开区水务和湖泊局斥资百万元,联系武汉市城市防洪勘察设计院为全区的八大产业园区新增出让涉河涉堤地块集中编制了区域防洪影响评价报告,并经专家反复论证、修改,最终形成了一部可行性高、操作性强的区域性防洪影响评价报告,并将洪评报告批复送至各园区。有了统一的区域洪评影响报告,入驻园区的企业只需登记备案即可,无需再找中介机构单独编制洪评影响评价报告,不仅为企业节省了投资建设成本,还大幅度压减了项目建设审批时间。
“在编制区域洪水影响评价报告过程中,从最初资料收集、报告编制、专家审查、报告修改定稿,到最后批复送达,区水务和湖泊局全程完没让园区跑一步路。”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相关负责人看来,出具统一的区域洪评影响评价报告,将受到入驻企业的欢迎,提升了车谷的营商环境。
武汉经开区水务和湖泊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优化营商环境与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强化建设项目防洪工程设施验收和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建设项目不危害堤防安全、不影响河势稳定、不妨碍行洪畅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转载自长江日报)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