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极目快评丨小小井盖折射出城市发展变迁
日前,由武汉市水务集团推出的首批“汉水”系列文化井盖,悄然亮相三镇街头。长江大桥、黄鹤楼、汉口水塔、江汉关等元素被铸造在井盖上,仿佛一枚枚“城市徽章”,吸引着不少路人的目光。
小小井盖,展示着城市的文化自信,更无声讲述着城市的发展故事。
时间倒回一二十年前,人们对于井盖的关注可不是像现在这样。
曾几何时,全国不少地方都发生过“窨井吃人”的事件,人们更担忧的是井盖的安全和质量,比如,井盖能否不被轻易打开?打开后是否有安全保障设施?老式的排水井盖功能单一,安全性、实用性都较差,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城市的管理者也把工作的突破口放在这些焦点问题上。
从2013年开始,武汉水务部门开始陆续对破损或到达使用寿命的老式井盖进行更换,换为具有防盗、防滑、防沉降、防噪音、防弹跳功能的“五防井盖”。
后来人们又在实践中发现,在道路渍水时,水务工人为了加速排水,可能会将井盖打开,对过路的行人造成安全隐患。因此从2015年开始,水务部门又逐步开始用“六防井盖”替代原先的五防井盖,井盖内多设置了一道金属防护网,就是起到防坠落的作用。
井盖的功能性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完善,水务管理部门又把目光转向美观实用等方面。
传统井盖“灰头土脸”,几乎没有什么美感可言,小小方寸之间,是否能绘就一番天地?一开始,人工的彩绘井盖亮相街头,发现收效不错之后,井盖又朝着更精美、更有设计感方向演变。
设计师和铸造厂联手,把武汉的长江大桥、黄鹤楼、江汉关、汉口水塔等元素,巧妙地设计在模具中,铸造出更精美、更有文化意味的文创井盖。仔细看看,这些元素并不是信手拈来,它们既是武汉的经典名片,又含有水务特色,通过特制的二维码,还能讲述背后的故事,很有意义。
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和文化品位提升,是一项复杂又漫长的工作,道阻且长,涉及太多部门和单位。但我们欣喜地看到,武汉的井盖仿佛一枚枚“城市徽章”,不但折射了城市的发展变迁,也让这座城市更加美好。
(转载自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