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喜讯!这个项目荣获湖北省建筑结构工程领域的最高奖项
3月9日,武汉市水务集团收到湖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会公布的2020-2021年度第四批建筑结构优质工程项目名单,武水集团武汉控股公司黄家湖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榜上有名。
黄家湖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为国家长江大保护战略和武汉滨江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项目位于武昌洪山区烽胜路以东,白沙五路以南的黄家湖污水处理厂现状厂区范围及东南侧地块。

黄家湖污水处理厂A1二沉池。
据黄家湖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负责人郑平介绍,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奖”是湖北省建筑结构工程领域的最高奖项,由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协会组织评审。此次获奖,是对武水集团水务工程建设综合实力的充分肯定,是集团公司在工程结构设计、工程施工管理、材料供应控制、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成果的集中呈现。
联合攻关破解施工难题
“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施工组织复杂程度高,拆迁、土方清运对工期影响因素大,多级生物池为超长薄壁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变形和收缩裂缝,混凝土抗渗控制难度高,构筑物预留洞和预埋套管较多等重难问题。”面对工程中遇到的难题和挑战,郑平带领项目部的同事和施工方联合开展课题攻关,通过使用预拼装配式钢模,有力地保证了池体施工质量,钢模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极大优于木模板,在浇筑时可以实现对混凝土的充分振捣,钢模接茬处拼缝严密平滑,浇筑出的池壁整体美观度直线提升。

工作人员对进水格栅进行巡检。
工艺创新强化品质管控
“为了从细节上做好对工程的品质管控,我们特别注重在施工工艺上的创新。”据郑平介绍,该项目使用新型三段式止水螺杆对具有防水要求的构筑物进行模板加固,防水成效显著提升。同时广泛采用BIM可视化技术对水下构筑物施工工艺、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等进行三维技术交底,并运用BIM对主体结构进行深化,极大保障了建筑结构和建筑质量的优质。同时项目总结了预应力管桩、SMW工法桩、大型构筑物底板、圆形池壁等看板,为后续指导污水厂标准化、规范化施工提供了依据;还总结出一套水工构筑物池体质量控制技术,真正做到品质管控,内实外美。
黄家湖污水处理厂此次扩建规模20万吨/天及尾水排放箱涵,部分构筑物及设备预留四期40万吨/天规模。项目采用“多级AAO生物池+二沉池+超滤膜池+消毒”污水处理工艺,尾水水质主要指标优于一级A标准。黄家湖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已于2021年7月顺利投入运行,不仅提升了该厂污水处理能力,更有效保护了黄家湖以及周边湖水环境,使区域水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黄家湖污水处理厂多级AAO生物池。
武水集团工程管理部负责人表示,目前集团公司一批供排水建设重点项目正稳步推进,获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奖”,是对集团工程管理和建设者精益求精追求安全文明施工、品质管控的充分肯定,鼓舞了士气。今年以来,集团旗下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江工程EPC项目、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南太子湖污水处理厂五期扩建工程等多个项目,先后获得“十优”工地、流动红旗建设工地等殊荣。水务工程建设领域多项荣誉的取得,为武水集团年度目标任务的高质量完成赢得了“开门红”。
(转载自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