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2-04-08 15:04  |  武汉电视台

武汉电视台:武汉未雨绸缪加紧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未雨绸缪,未汛先防。武汉市水务部门抢抓长江、汉江枯水期有利时机,全力推进防汛排涝工程建设和管网疏捞,锚定“4·30”时间节点,确保汛前完工。

黄孝河流域排水系统西起新华路、东至张公堤、南达中山大道、北抵三环线,总汇水面积约51平方公里,汛期上游雨水汇流至黄孝河明渠,通过明渠末端的后湖排涝泵站群抽排至府河,进入长江。

目前,后湖二期泵站与三期、四期共同承担黄孝河流域排涝任务。由于后湖片区近十年来发展迅猛,导致区域排水能力不足,强降雨下低洼地段易发生内涝。为解决流域排涝能力不足、局部漫滩问题,武汉对后湖二期泵站实施改扩建,通过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PPP项目,结合明渠拓宽工程,将系统排涝能力由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该工程已进入工程收尾及调试阶段。

后湖二期泵站项目现场负责人李秉宸向记者介绍:“改造后的后湖二期泵站,主要采用7台立式混流泵,起排水位由18.15米调整为15.65米,抽排能力提升一倍。按照目前的进度,该项目在今年汛期前投入使用。”

同时,市区水务部门提前推进管网疏捞。现已累计疏捞各类管网3800余公里,主汛期前确保完成主干排水通道和易渍水点及其周边排水管网的疏捞任务。

黄孝河机场河流域汇水面积126平方公里,横跨硚口、江汉、东西湖、江岸四个区,服务人口256万人。为彻底打通汉口核心区市级汛期排涝通道,我市于2020年8月启动实施黄孝河机场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对标主要建设内容,当前已经完成机场河明渠清淤6.2公里,圆形排水管道清淤修复35.2公里,矩形排水箱涵清淤修复27.5公里,占总工程量的95%,4月底将完成所有清淤与修复工作。

在黄孝河路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宽5.2米,高3米的箱涵内清理建筑垃圾和大型阻塞物,对剩余的1.5公里矩形排水箱涵进行清淤修复,清淤总量累计达37万立方米,修复面积累计11.4万平方米,基本彻底打通排涝排渍堵点,可力保度汛安全。

黄孝河机场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总工程师吴志炎对记者说:“为避免施工期间突发降雨造成渍水,中建三局自主研发快装快拆封堵方法,效率提高了98.6%,传统的砖砌封堵需要3天完成拆除,快装快拆封堵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拆除,这种方法不仅满足了长期行洪功能修复的需求,更兼顾了短期施工排渍的诉求,为我国南方城市合流制排水通道多雨季维护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该工程的使用不仅打通了全线的堵点,恢复了原有的过流能力,而且对原来严重缺陷的地方进行了一定的修复。”

此外,武汉经开区汉银泵站、黄陂区盘龙城泵站、新洲区挖沟泵站等泵站改造工程也将于今年汛前投用,预计新增排涝流量125立方米每秒,东西湖区骨干泵站防洪保安提升工程、李家墩排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和新洲区童家咀闸除险加固工程也将于今年汛期完工并投入使用。

水利工程是抗御水旱灾害的根本物质基础,去年汛后以来,武汉水务部门抓抢枯水期低水位,完成硚口沿河堤24.5公里险段、蔡甸汉江干堤柴林湾等险段水下抛石、护岸应急水毁整治工程,确保安全度汛。


(转载自武汉电视台)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