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2-05-30 15:05  |  武汉电视台

武汉电视台: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保障乡村振兴发展


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供水工程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武汉市新洲区正在逐步构建农村供水新格局。5月27日,记者实地探访武汉新道鸿观供水有限公司道观河水厂,现场观看了该公司的污泥脱水车间、气水反冲洗泵房、 净水工艺区、中控室等地,详细了解制水工艺、供水水质、供水区域、服务人口、农村供水水价、一体化自动设备运行等情况。

记者了解到,道观河水厂于2008年动工新建,厂区总占地面积40.5亩,海拔高88.8米,依山而建,水源地是道观河水库,通过自然压输送供水,日供水能力5万吨。供水覆盖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涵盖旧街街、徐古街、潘塘街、三店街和平地区、邾城街顾岗地区和道观河风景区管委会163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近5万户居民,为近30万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道观水厂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制水生产运行、水质监测实现智能化。

道观河水厂负责人介绍,将结合新洲区“十四五”供水规划,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目标,扩大供水范围,结合智能化信息建设体系,逐步对所有转压站实施远程控制,对老旧管网进行进一步提档升级。调研组对新洲农村供水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饮水安全关乎发展,关系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全面支撑乡村振兴发展。

据了解,目前湖北省正全力推动308座农村水厂升级生产控制、在线监测、视频安防、智能收费等系统,力争早日实现制水24小时管控、服务24小时响应、监管24小时在线。下一步,将持续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持续加强农村供水全面感知、实时传输、数据分析和智慧应用能力建设,助力农村饮水安全提档升级。

近年来,新洲区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采取管网延伸、新建水厂、山区增建多级转压站等措施,加大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水质检测能力,建立良性运行机制,长源供水和道观供水可为新洲区80万左右的城乡居民供水,逐步实现农村供水规模化。


(转载自武汉电视台)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