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残塘化靓湖 江夏前湖“美”颜工程成效显著
“没想到这幺子角也能搞得这么好,这个家门口的公园跟城里的一模一样。”前湖村一村民说。
前湖位于武汉市江夏区远郊金口街道前湖村附近,面积近60000平方米。昔日的前湖是由大小不一的10余个鱼塘串联起的水荡子,湖泊生态严重退化。经过为期1年多的生态治理,如今的前湖湖水清澈透亮,岸边花草树木交相映衬,生机盎然,景色怡人。

图1:如今的前湖水质清澈
昔日残塘乱埂 如今水清岸绿、鱼戏浅底
据江夏区水务和湖泊局介绍,前湖的前身是由于地势低洼积水而形成的一处浅水区,后来养殖户在浅水区垒土筑埂,圈围出大小不一的多个养殖塘。
从当地村民那里了解到:一年多前前湖不过是被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鱼塘串联起的水荡子,上面漂满了浮萍和水葫芦。一到夏天,塘埂死鱼烂虾的臭味和绿油油水藻的腥味,让人掩鼻绕道而行,退避三舍。

图2:治理前的前湖
如今,初夏骄阳下的前湖,碧水清波,蜿蜒的岸线芳草环立,湖心两岛上的新树与初荷因风衬映,浅水嬉戏的鱼虾不时引得鸥鹭翩飞。如果不是了解过前湖的历史,谁都不会将眼前的一汪绿水与过往埂围纵横、藻满水脏、人避鸟离的景象联系在一起。

图3:治理后的前湖
“一湖一策” 量前湖体裁生态“衣”
由于前湖区域养殖塘承包户较多,每处面积不一,租期长短不同,协调难度较大。据了解,仅仅是区主要领导参与的治理协调会就有不下4场。
因是全水域的退养还湖,前湖的生态治理比一般湖泊治理还多了一项繁重工作——堤埂拆除。

图4:前湖堤埂拆除施工中
江夏区在治理湖泊生态上一直坚持“治湖先治岸”的理念,据江夏区水务和湖泊局介绍,前湖目前已完成建设生态岸线2929米,布置环湖绿道1271米。
此外前湖的湖底污泥处置采用了底泥原位修复技术。七湖两港湖泊形态及生态治理项目部介绍:前湖底泥修复项目投入了5项特殊设备和装置,共计修复湖底污染底泥50548平方米。

图5:专用设备进行黑臭底泥原位修复
以生态岸线、底泥修复为基础,湖底形态塑形、沉水植物栽培为保障,辅以可为水鸟提供栖息地的湖心岛植被群和挺水植物群,依据前湖特点量身打造的治理策略实施后,一个和谐平衡的前湖生态系统闭环已形成,湖泊自洁能力回归。

图6:治理后岸线初见成效
七湖两港齐治理 湖长制+数字化力保湖泊生态长效
前湖生态治理项目2021年3月开工,经过近8个月的主体施工和6个月左右的生态恢复,如今以水岸动植物和微生物群落为主体的湖泊生态系统,已进入良性循环的收效阶段。
江夏区水务和湖泊局介绍:前湖是江夏区“七湖两港”治理工程中的七湖之一,经过系统治理,前湖已经全面消除了劣Ⅴ类水质,达到了Ⅳ类水质,局部达到了Ⅲ类水质。

图7:治理后的前湖一隅
据悉,为了保护前湖生态治理的成果,前湖已经建立了区街村三级湖长制,同时积极探索湖泊数字化治理路径,确保良性湖泊生态的长久平衡。
前湖从小鱼塘到生态湖泊的转变,是退渔还湖、水清民富的一次实践,也是江夏区在水环境治理领域的创新实践,同时也是国家长江大保护战略的一个缩影。江夏区正以实际行动守护住老百姓家门口的碧水清波,“大城大乡大江夏”未来可期!
(转载自长江云)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