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一场别样的“七一”活动,市水科院到新洲水保区“共建共学”聚力发展
“七一”临近,“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纵深推进,6月23日下午,武汉市水科院、新洲水保站、新松里社区共30位党员一同来到新洲区磨盘山水土保持示范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迎“七一”共学共建活动。
新洲区磨盘山水土保持示范区是水利部在汉的两个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之一,园区属大别山丘陵岗地地貌特征,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岗地中度侵蚀区,在大别山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党员们在园区负责人的带领下,对园区内的综合治理区、科研实验区、科普教育区、生态修复区、生态能源示范区等五大功能区参观学习,并重点在科研实验区查看了全自动监测径流小区配以不同的水保措施,进行水土流失监测试验。
随后,迎“七一”共学共建活动在园区会议室启动。30位党员代表重温了入党誓词。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叶辉以三方联建聚合力,党建引领促发展为主题,讲述了市水科院工作职能与专业优势。

武汉市水科院、新洲水保站、新松里社区迎“七一”共学共建活动。

党员代表在党旗前。
“多年来,市水科院与新洲区水务局和水保站一直保持良好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我院承担了新洲区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工作,承担了柳河流域等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的设计工作,为新洲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和发展出谋划策,为监测站点的日常监测和成果上报提供技术指导等。同时,新洲区水保站也在工作中给予我院极大的支持与配合,每年都为我院编制全市水土保持公报提供合格的监测成果以及大量资料、素材。”叶辉表示,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让大家直观认识和了解生态文明和水土保持相关政策、知识。下一步,市水科院将在资源方面增强链接,结合新洲水保站业务工作难点与痛点,通过整合院内的资源优势,共同探讨问题解决思路,帮助新洲水保站进一步提升管理的精细化。同时,结合院内专业优势,为新洲水保站在专业方面提供赋能,进一步帮助新洲区水保站夯实专业基础,提升专业深度,助力业务工作的效能提升。
市水科院与新松里社区是共建单位,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双方在下沉工作中结下深厚感情。在此次活动上,社区主任表示,两年来,市水科院持续与社区保持密切沟通,紧跟社区需求,认真落实好常态化工作,并不断创新工作形式,加强与新松里社区共建的黏度和服务群众的温度。此次参与共学共建活动,深入了解了市水务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为日后的深度参与社区工作,共建美好家园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共建共学’活动不仅强化了党员身份意识,同时在转变党建工作理念、拓展党建工作内容、规范建设党建阵地等方面学到了很多好的经验,受益匪浅。”新洲水保站负责人钟建军表示,希望今后通过更多丰富多彩的共建活动,加强联动,增进了解,共同推进水务事业发展。
活动结束后,叶辉表示,通过三方共建党支部主题教育学习会,有效促进了三方党员的沟通交流,调动了党员主动参与学习、接受教育的积极性,日后将进一步加大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共建,增强水务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携手推动各方党建与业务工作齐头并进,互帮共赢。
(转载自长江日报)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