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电视台:昨夜武汉暴雨,雨水如何抽排?高校学子走进李家墩泵站参观
27日晚,武汉迎来入梅以来、也是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这些雨水如何排出,最后都去了哪里呢?28日,武汉民间河湖长、金银湖街官方河湖管护单位带领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师生代表走进东西湖区李家墩泵站,实地体验泵站的防洪排涝工作。

雨水是怎么被抽走的,最后又会流向哪里?
在东西湖区李家墩泵站,一台泵机正在工作,发出“嗡嗡”的轰鸣声。泵房主任杭勇超介绍,27日晚上武汉强降水时,李家墩泵站6台泵机全部开启,数名工作人员通宵值守,直到凌晨5点30左右,基本抽排完毕,才陆续关闭了5台泵机。经过一夜的抽排,李家墩泵站负责的金银湖、将军路、机场河区域没有出现渍水现象。

抽排进李家墩泵站的雨水最后都流去哪里了?面对长大学子们的提问,杭勇超解释说,李家墩泵站里有一层联轴层,雨水通过里面的管道进入府河,最终流向长江,这样城市就不会形成内涝了。

正值梅雨季节,李家墩泵站做好了准备
东西湖区李家墩泵站始建于1963年,于2017年拆除新建,新建后共有6台自动化泵机投入运行,设计流量60立方米每秒,20年一遇的1日暴雨,1天就可排完。

杭勇超介绍,目前武汉正值梅雨季节,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多发,李家墩泵站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定期对泵站机组进行维修保养以及高压预防性实验,确保所有机组在最好状态下进行排水,全面做好防洪排涝工作。

长江大学学子,用实际行动维护河湖生态环境
参观完李家墩泵站后,长江大学学子们还开展了巡湖护湖活动,沿着府河清理岸边垃圾,向周边垂钓、散步的市民发放爱护湖泊宣传手册。


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陈立斌表示,带领学生参加此次生态环境认识实践活动,是希望让他们作为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生态环境工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把书本知识与亲身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昨天晚上刚下过雨,今早路面就干了,武汉的排水系统越来越完善,设施功能越来越强大了。”长江大学学生郭丹感叹。
巡湖护湖活动中,还有一个小小的身影,他就是武汉西大街小学国博校区二年级的学生陈博定。他拿着垃圾夹、垃圾袋不停穿梭在湖边。陈博定说,他也要和大学生哥哥姐姐们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河湖,共同维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转载自武汉电视台)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