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减灾日|围绕洪涝灾害“早预警,早行动”,我们应该掌握什么?
今天是第33个国际减灾日
一直以来
防汛都是武汉天大的事
围绕“早预警,早行动”的主题
江美美带大家一起来了解
与防汛相关的小知识!
什么是汛期?
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的季节性水位上涨的时期。
什么是防汛?
防汛是指为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汛的含义是指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涨水现象。
武汉是全国重点防洪城市,每年5月1日—10月15日为汛期,汛期既受长、汉江及洞庭湖水系洪水下泄影响,又受鄱阳湖水系顶托影响。
年均降雨量1315.3毫米,70%的降雨集中在4—9月份,超强度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且较为频繁;中心城区地势低洼,平均地面高程约24米,低于长江多年平均洪水位(25.56米),依靠堤防及自然高地防御外洪,汛期降雨必须依靠泵站抽排出江,防洪排涝呈现雨汛同期、外洪内涝、强度集中的特点。全市共有堤防808公里,堤防和自然高地共同形成3个防洪保护圈、8个防洪保护区,长江武汉附近有6个蓄滞洪区。全市共划分12个流域、35个排涝水系;综合评估,中心城区排涝能力基本能够抵御24小时降雨量150-200毫米的暴雨,新城区排涝标准为10-20年一遇。
遇到洪涝灾害我们应该掌握哪些求生知识?
降雨的特性:
降雨可按空气上升的原因,分为峰面雨、地形雨、对流雨和台风雨四类。
小雨:10;中雨:10—25;
大雨:25—50;暴雨:50—100;
大暴雨:100—250:特大暴雨:大于250。
暴雨预警信号等级划分:
蓝色预警: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黄色预警: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橙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汛预警划分:
武汉市按洪水(含江河库洪水和山洪)、暴雨渍涝等灾害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预警级别从轻到重划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预警。每一级预警,武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都会对社会发布预警通知,并采取相应行动。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灾害性天气广发、频发、重发、并发。预警信息发得早,提高预见性,能够让灾害“防在未发之前、抗在第一时间、救在关键环节”,以防为主、寓防于治、未发先防,防抗救相结合,有效发挥防洪工程防灾减灾效益。
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灾难概率虽小
但求生知识技能不能少!
这些防汛小知识
你get到了吗?
(局防御处供稿)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