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电视台:江夏金鞭港:港渠“清道夫” 冰雨中守护绿水清波
冬雨淅沥,江夏金鞭港内机械轰鸣,随着挖掘机铲斗每一次的下探、清捞、上抬、卸载,数以吨计的水葫芦离开水面,被集中堆放,等待转运。这是港渠“清道夫”们借助大型机械打捞水葫芦的劳动场景。
12月5日,江夏区河湖长制办公室组织人力物力,对停留在金鞭港黄家湖大道段的残余水葫芦进行集中清理和转运,以达到疏浚水道,优化水环境的目的。据了解,江夏区水务和湖泊局为遏制金鞭港水葫芦迅速繁殖,在冬季开展了人机结合的专项打捞行动,本次为期7天左右的打捞是该行动的收尾工作。
近日,寒潮来袭,武汉市的气温骤降,港内的水葫芦已经逐渐枯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打捞的作业难度。为最大程度清除水葫芦泛滥对港渠水循环带来的不利影响,江夏区水务和湖泊局,以河湖长制为依托,调集大型挖掘机1台,打捞船6艘,管护人员10余人,集中开展收尾打捞工作,预计将清理残余水葫芦80吨左右。
今年夏季,由于遭遇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江夏区各湖泊河流水位持续走低,金鞭港水流较缓,且高温晴热天气适宜水葫芦的生长,河道内水葫芦繁殖迅速。据悉,在此之前,江夏区河湖长办持续督促河道管护单位加强对水面滋生的水生物进行打捞,但由于在生长旺盛期,水葫芦生长速度过快,人工打捞效率较低,难以全部清除。
“结合金鞭港实际情况,我们多方协调,不断督促管护单位加派人手和机械,确保打捞成效。”江夏区河湖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据了解,在11月底结束的金鞭港第一阶段水葫芦打捞,共计出动打捞船只100余艘次,清捞人员300余人次,投入资金近10万元,打捞水葫芦近百吨。
全长7.8公里的金鞭港,位于江夏中央大公园北侧,经过长期的系统治理后,水质不断提升。在“水岸共治”理念的引领下,金鞭港实现了由臭水沟到水清岸绿的彻底蜕变,在长效治理和精细管护下,金鞭港沿线已然成为市民们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
一方碧水,一泓清波,事事关乎群众福祉。近年来,江夏区水务和湖泊局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管理优势,科学统筹,精细管护,使得长效久治深深“刻”入河湖生态永续的绵绵画卷之中。
(转载自武汉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