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民生实事带给百姓获得感


2022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了市政府民生实事事项清单,改善居住条件、完善便民服务设施、改善出行条件、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等20项民生实事位列其中。
老旧小区改造一新 水泵房变身古风楼阁,居民生活书香味十足

△改造后的三鸿家园小区里有了全新的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区。
地上雕刻着镂空的古诗句,水泵房变身古风楼阁,半封闭文化长廊挂着文化宣传画……洪山区三鸿家园小区里,如今充满了书香味,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小区”。
三鸿家园建成于2000年前,是2022年5月20日完工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小区业委会主任高作宏介绍,在改造前因建成年代较早,小区的平屋面渗水严重,外墙面开裂渗水,管网堵塞,排水不畅……如今通过改造,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小区中央的书香广场地面铺设的石砖上,采用古铜色新材料镂空雕刻了古诗句,还有被飞龙楼阁围起来的水泵房,这些都是居民一起想出来的金点子。“我们小区处于大学之城核心位置,旁边就是武汉理工大学,是一处文化氛围浓厚的天然书香雅地,生活在这里,幸福感更足了!”多次参与前期意见收集讨论的居民龚春强说。
在中央广场右侧是一条新建的半封闭式长廊,一排健身器材紧挨着长廊边,长廊尽头是一块建有滑梯的儿童游乐区域,不少孩子就在周边奔跑玩耍,十分开心。
全市改造29处易积水点 老积水点改造后再未现积水情况

△东三路东三支路口积水问题解决了。
“以前下大雨,这里积水能有半米深,自从改造增加了排水管道后,积水问题彻底解决了。”1月1日,家住武昌区东三路附近的王阿姨对记者说。
东三路东三支路口周边居民、单位较多,车流量大。该处地势较周边低近半米,形成类似“锅底”的局部低洼路段。强降雨期间,周边雨水快速汇集而来,加上老排水管道建设年代久远,标准相对较低,只要碰上短时强降雨就会产生积水,影响居民的生活出行。
“以前每次下大雨我们都会派人提前值守并进行开闸调度,但所需时间较久,不能快速解决积水问题。”武昌区水务和湖泊局项目负责人李琦表示。去年,按照武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武昌区对东三路东三支路口易积水点进行改造。项目于2月初启动,共新增1.6公里的排水管道,提升区域排渍能力,有效解决了强降雨期间的积水问题。
除了铺设新的管道,该路口两侧还增设了2套管网水位在线监测设备,水务工作人员能通过智慧水务平台实时掌握地下管网运行情况,科学调度水系,确保排渍安全。
据了解,改造工程已于去年4月底完工,经历了汛期12次较强降雨的检验,未出现积水情况。
2021年汛期过后,武汉市水务局锁定了29处拟进行整治的易积水点。截至去年汛期前,29处易积水点整治工作已全面完成,相关片区积水问题得到较大缓解。
(转载自长江日报)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