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百里长江生态廊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作为生态大省、千湖之省,守护一江碧水、守牢生态底线、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湖北的责任。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规划,定位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示范、世界级滨水空间典范,就是湖北探索长江大保护的样本。一群80后、90后的年轻设计师正以江滩为画卷,描绘安全、美丽的滨江岸线。
春雨连绵,这座杨泗港都市T台却几乎看不到积水,平台上,一条条缝隙隐秘分布,将雨水源源不断导入长江。
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佳佳:“这个缝在原来集装箱码头的时候就存在,我们利用它原本的结构,来解决排水的问题,整个平台上,像这样的伸缩缝长度大概是1.8千米。”
杨泗港都市T台项目是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主体工程之一。这里原本是华中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同时也是武汉防洪的重要屏障,因此,安全,是所有设计改造的基础。年轻的设计师最大化利用码头原有的结构,把砖与砖之间的伸缩缝改造成疏水系统、给江滩路面涂上防水材料、把路灯的接线口设在顶部防止浸水……他们管这种方式叫“微雕”式改造。
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佳佳:“我们所站的这个闸口就是主闸口,宽度是128米。高水位的时候,我们会把盖板拿起来,里面就有立柱和挡板进行拼装,来防御江水,我们是牺牲它一定的观赏性,来提高它的安全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包含生态安全,也包括生态美丽,这二者最终都要普惠于人。一场讨论正在百里长江生态廊道设计总部进行。
原来,再过一个月,武汉将进入樱花季,为了实现樱花与江景的和谐交融,这群江滩设计师把植物学书籍都翻出褶皱。大家在为哪段江滩选哪种樱花发表意见。
江滩设计师王双双:“目前像武大的樱花、东湖的樱花是吉野樱,可能是市民接受度最高的一个品种,但是这个花期非常集中,7~10天就没有了。比如寒绯樱,包括晚樱,以这些品种进行一个补充,可以延长我们整个南岸嘴的赏花期。”
花与江、城与人,都要彰显出中华文化里的审美哲学,设计师们最终采取“点缀”樱花的方式。比如,这片南岸嘴江滩公园里,在现有植被的基础上,仅在入口和道路节点处增补一定数量的樱花树,不破坏原有的生态格局,也将樱花元素点缀其中。同时寻找一个个“最特别”的视角,对树木进行精心裁剪,露出长江大桥、晴川阁等地标景观,让生态之美与人文之美交相辉映。
武汉生态设计院项目策划中心百里长廊项目组负责人余馨云:“其实南岸嘴和上海黄浦是一样的地理位置,南岸嘴它既不是一个金融中心,也不是中央商务区(CBD),它就是一个生态的留白区域,它周边可以看到的城市意象是非常聚集的,我们这样设计可以让游人更加清爽地进行游赏和休闲。”
眼下,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规划实施的包括长江二桥节点、汉江南岸综合治理等19个重点示范项目已全面开工,这些,有的是防洪排涝、有的是生态修复、有的是环境美化,但处处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武汉市水务局规划和建设处四级调研员杨兴:“以流域为底本推进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全面发展,努力打造人与江湖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武汉场景。”
(转载自长江云)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