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开启“天空视角”,人机双巡助力消除防汛安全隐患
3月1日下午3时,伴随着旋翼的嗡鸣声,小型无人机起飞,顺着武昌江边向新生路排水站排江口飞去。再过两个月,武汉市将进入汛期,市排水泵站管理处建管科李伟和同事正操控着无人机在排江口上方盘旋,不断用镜头记录着消力池、护坡等易损位置的现状情况。

市排水泵站管理处建管科李伟和同事正操控着无人机。杨丝涵 摄
“近些年,传统的人工管理与整治方式已在监管过程中显露一些弊端。”建管科负责人表示,常规人工巡查视野有限且路况复杂,无人机巡查具有机动性强、灵活度高、巡查范围广、不受空间与地形制约等优点,且无人机实时传输的视频图像能更直观查看各项动态信息。“通过‘空中+地面’‘人查+机巡’的巡查体系,以前需要人工上下游、左右跑的巡查工作,如今我们原地不动就可以完成。后期再比对无人机图片和工程图纸,大大提高了外江巡查与防汛预警能力。”
据了解,从2月27日至3月1日,市排水泵站管理处已完成新生路排水站、罗家路排水站等3座市管泵站的无人机“飞检”活动,提前部署汛前检查工作。
在接下来的备汛工作中,市排水泵站管理处将继续合理利用技术手段对防汛战线展开动态监管,提高监管效能。“早谋划”,压实属地责任,系统开展泵站外江防洪构筑物隐患排查,确保隐患排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早行动”,明确检查重点,针对消力池、护坡、真空阀室等重点领域,确保全面查清、掌握防汛隐患和薄弱环节;“早落实”,严格防汛备汛要求,利用月底检查、汛前检查压实全链条责任,落实隐患排查监管责任,抓牢责任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确保防汛隐患检查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同时,市排水泵站管理处正针对前期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进行一一修复,确保城市汛期安全。
(转载自长江日报)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