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之声:绘就幸福新图景 全国两会在我省基层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3月13日,全国两会胜利闭幕。连日来,全国两会在我省基层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项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饱含民生期许,勾勒出幸福美好生活新图景。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实干担当,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在新征程上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发展大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一词被提及近30次,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讨论,其中,要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让武汉人力资源服务协会秘书长黄春红心潮澎湃,干劲十足。
“我们会动员政府与国企拿出各种各样的岗位,放宽年限,给重点困难群体就业的机会;我们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重点困难群体先找到自己的定位,再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岗位。”黄春红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自己深感责任重大,未来会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工作主线,助力各类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
让老百姓就业的饭碗多起来,需要铸牢教育的起跑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部长钱学锋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深有感触。他表示,把握融合教育的时代特征,探索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之路是大势所趋,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创新的重要手段。为此,他们也将在未来工作中逐步探索特色学科交叉融合的办学路径,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下一步,我们计划进一步通过六位一体,造若干经法管融通的代表性学院、专业、课程、教材、师资、资源平台六个方面,来推动我们财经政法的深度融通,打造我们人才培养的特色。”钱学锋说。
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随着全国两会的闭幕,会上关于生态文明的部署,也亮了美丽中国的建设奋进之路。来自武汉园林、水务等部门的建设者们纷纷表示,奋进新征程,要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锚定目标,踔厉奋发,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武汉市月湖公园许华军:“武汉正在奋力打造生态宜居的新时代英雄城市,绿化建设是基础。目前,武汉正在努力打造千园之城,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两会精神,将城市公园建设得更绿更美,让百姓畅享更加美好的绿色生活。
武汉市水务局堤防处处长代旭行表示,今年,他们将高水平规划建设百里长江生态廊道:“规划打造五大廊道——防洪安全为核心的安全廊、自然绿色为本底的生态廊、串联江滩与城市的交通廊、彰显历史特色的文化廊、多元功能聚集的发展廊。进一步厚植长江、汉江‘生态底色’,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构建“荆楚安澜”现代水网做出新的贡献。”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给了全国人大代表、赤壁市娴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淑娴深深的启发。她说:“我今年打算争取农户的支持,积极让他们参与共建,新建一个400亩的基地。我们充分结合自然资源的特色,根据不同的条件,做个性化的‘稻-虾-鸭’等,共同就缔造一个咸宁生态农业的样板。”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句承诺,凝聚起亿万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力量。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2020年,十堰如期完成354500人的搬迁安置和脱贫任务,成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最大的地级市。沐浴各项移民后扶好政策,十堰市移民群众们的日子越过越幸福。如今全国两会胜利闭幕,群众们更是欢欣鼓舞。“相信国家政策一定会越来越好,移民群众的日子会越过越好,我们也会珍惜幸福生活,爱护环境,守护好青山绿水,不断地为北方人民送去好水。”来自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的移民蔡文兵告诉记者。
民生保障离不开法制建设。“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总书记的话说到了我们心坎里。”湖北省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部副主任周蕾感慨道:通过对全国两会精神的学习,使她对民生关乎民心,民心连着党心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她表示,作为一名检察人,将把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始终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贯彻新时代司法检察理念,在司法办案中既实现公平正义、传递法治力量、体现司法温情。“全面推进湖北检察工作现代化,努力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一份检察力量。”
(转载自湖北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