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3-03-25 09:03  |  武汉市水务局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丨今年长江经济带(武汉)水·生态环境科技博览会水安全论坛都讨论了哪些内容?一起来看!


2023年3月23日上午,2023年长江经济带(武汉)水·生态环境科技博览会水安全论坛顺利召开。

论坛共邀请多位国内及本地知名专家,围绕水安全主题——“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共建长江流域安全韧性城市”开展了涵盖城市内涝防治技术与机制、韧性建设和防涝提标、内涝风险评估、城市流域统筹发展等领域内容的7个主旨报告。

一、《国内外城市内涝防治技术及机制探讨》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贾海峰作了《国内外城市内涝防治技术及机制探讨》主旨报告,对国内外内涝防治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进行系统化梳理,总结内涝成因和国内外古今内涝防治技术体系。同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内涝风险模拟评价技术方法,并通过多尺度的内涝防治案例剖析,以期为我国城市内涝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全面提升城市系统抗涝韧性。

二、《郑州超标暴雨灾后应对措施》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程晓陶作了《郑州超标暴雨灾后应对措施》主旨报告,通过剖析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典型事件,阐述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理念,评述了河南郑州等地灾后重建进程与应对措施。报告指出为避免城市内涝灾害的恶劣影响,迫切需要在城市规划与更新建设中重视风险辨识,统筹防洪与排涝,统筹发展与安全。

三、《上海排水防涝提标滞蓄空间研究》

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敏华作了《上海排水防涝提标滞蓄空间研究》主旨报告,对上海市排水防涝规划部署以及现有工程技术进行概要介绍,重点对上海市雨水调蓄技术的规模要求、设施类型、调蓄方式、雨水源头减排工程等进行详细讲解,提出蓝灰空间复合、灰绿空间复合等蓄滞空间研究理念,建立健全河网、排水管网与周边江河湖海“联排联调”的运行管理模式。

四、《城市内涝风险评估典型案例》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石亚军作了《城市内涝风险评估典型案例》主旨报告,针对轨道交通、过江隧道等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内涝风险评估,结合武汉市政院的近期研究实践从评估标准、评估流程、评估成效及补强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创新性提出以数学模型作为辅助手段,再通过综合研判、识别设施风险等级的评估思路,可为同类项目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五、《新治水形势下特大城市水安全体系建设有关的一些思考》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北京分院副院长黄绪臣作了《新治水形势下特大城市水安全体系建设有关的一些思考》主旨报告,结合新时期党和国家治水新思路和新要求,从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要求出发,提出了武汉市水安全体系构建策略思路,对长江流域特大城市守住流域安全底线,构建安全韧性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六、《武汉市流域系统评估及综合治理》

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武汉市水土保持监测站)规划研究室副主任谢珊作了《武汉市流域系统评估及综合治理》主旨报告,根据流域底图要素展开梳理,构建要素体系指标,含盖社会经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五大体系,56项具体指标,评估武汉市各流域综合情况及特征。流域综合治理以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及生态安全四方面为底线管控,提出各流域相应指标目标、重点任务及负面管控清单,守住安全底线。

七、《基于GIS的动态监测在防汛排涝中的应用》

中地数码集团总工程师王洪涛作了《基于GIS的动态监测在防汛排涝中的应用》主旨报告,以国产GIS平台为基础底座,提供时空信息服务,为防涝预警、应急调度度提供智慧支撑。



局办公室供稿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