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3-05-04 16:05  |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武汉最大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守护者”


“因五一假期预报有强降雨,我们召开本次调度动员会……”4月28日一大早,武汉最大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PPP项目的智慧调度中心内,薛媛冬仔细聆听着工作会议各项安排。

黄孝河、机场河是武汉汉口主城区的两条重要河道,随着城市发展,合流制溢流污染一度困扰城市老城区。2016年以来,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系统治理拉开帷幕。其中,二期项目从流域排水、旱天截污、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生态补水、智慧水务等8个方面新建21个重点子项。项目由武汉市水务局主导、中建三局绿投公司牵头建设运营,是湖北省首个入选全球基础设施中心(GIH)项目库的项目,于2022年8月正式投入运行。

“项目子项多、面积大,流域内包含9家权属单位的63个厂站、闸坝,这款智慧水务系统整合了445个监测数据和309个视频数据。”薛媛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跟各类数据打交道,提出调度建议、执行调度指令,如遇大暴雨,还需执行24小时轮班值守。

4月2日至4日,武汉市迎接了今年以来最大强度降雨,项目也迎来了自去年8月投入运行后的最大挑战。4月2日下午下午6时开始,降雨量猛增至每小时14.4毫米。20分钟后,汇流而来的强降雨水令暗涵水位激增。此后5小时内,黄孝河暗涵内水位上涨了2.05米。

指挥中心内,大屏幕上数据跳动,流域内主要涵闸、泵站、污水处理厂等项目节点运行数据一目了然。两大河流的一蓝、一绿两条水位线走向格外牵动人心。

“暗涵已处于高位,接下来预报的短时强降雨将达到60mm,项目组果断将运行调度从水环境模式切换至水安全模式。”薛媛冬说。

“我们要紧紧抓住水环境与水安全之间的平衡点,在晴天、小雨时,杜绝溢流风险,保障河道水清景美,在大雨、暴雨时,尽可能的降低污染物入河,提前研判渍水及洪涝风险,提前部署、果断决策,保障中心城区水安全。”中建黄机二期项目公司负责人张诗雄说。


(转载自人民日报)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