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3-05-26 17:05  |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伟大抗洪精神扎根武昌江堤


长江干流武昌段流程16.678公里,既受三峡水库、洞庭湖水系、清江、汉江洪水下泄影响,又受鄱阳湖水系顶托影响,汛期洪水呈现汛期长、流量大、水位高的特征。抗洪形势严峻,防洪安全尤为重要。

建国以来,长江流域经历数次大洪水,面对战洪大关,武昌区提前部署、系统谋划,严格落实防汛抗洪工作预案,全力组织开展巡堤查险、险情处置,取得一次次抗洪胜利,书写了武昌防汛抗洪的光辉奋斗篇章。

1954年 众志成城战胜特大洪水

1954年长江特大洪水淹没范围北至孝感、云梦、黄陂、应城、天门,西至公安,中下游干流沿线,南至湖南益阳、湘阴。8月18日,汉口站水位达到了29.73米,为有记录以来长江武汉段历史最高水位。

▲1954年长江洪水淹没范围示意图

▲1954年武汉市堤防9处重大险情示意图。武昌区险情点从长江上游至下游依次为:武庆堤大脱坡、武泰闸大管涌、万年闸驳岸倒塌。

01 武庆堤大脱坡

8月12日(水位29.56米)2时,武庆堤堤段发现子堤顶外层麻袋下陷,背水坡横向裂缝,堤脚裂缝,正加紧抢护中。13日大堤下陷长114米,子堤下陷长约52米,下陷深度1.3~1.5米,下午堤上高压电杆平行下移约1.1米,子堤仍在继续下陷中,堤顶仅超出水面30厘米。研究决定,采取抢筑袋土背水坡内撑、抛块石阻滑、加筑导滤沟排水、柴土还坡措施。至8月20日脱险,参加抢险者4000余人

02 武泰闸大管漏

8月17日(水位29.68米),上午10时许,武泰闸新作围井的翼墙与闸房前平台墩下层接合处发现管漏,开始是清水,继而冲出石渣等杂物,东端与平台接合处亦大量冒水,原围井开裂,井内又发现两个浑水管漏,孔径约20厘米,胸墙地基部分洗空。到下午3时许孔径扩大到25厘米,同时又发现临江子堤顶与闸墙结合处出现裂缝,堤坡下塌,上游子堤迎水面发现30~40厘米漏洞一个,采取抢护措施:麻袋棉絮堵口、子堤下抛土袋、抛土袋外帮、抛石笼及片石固基、驳岸脚用倒滤层、处理跌窝。至20日基本脱险。投入此工程约2600余人。

03 万年闸防水墙驳岸倒塌

8月24日(水位29.61米),下午1时50分,万年闸下首(270+000)防水墙及驳岸塌毁32米,水下红石驳岸塌陷4.5~6米,防水墙大部墙土崩入水中,马路裂缝冒水,晚10时又塌毁7米,采取措施:抡筑子堤、抛石做裹头、抡筑袋土围堤。抢护任务至27日完成,参加抢险队每天平均约1200余人。

经过艰苦卓绝的顽强拼搏,武汉赢得了1954年抗洪斗争的巨大胜利,为此,毛泽东同志为武汉市战胜1954年洪水题词:“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

▲毛泽东同志为武汉1954年武汉抗洪胜利题词

1998年 万众一心铸就伟大抗洪精神

1998年,长江流域气候异常,春汛大大提前。因连日普降暴雨,长江遭遇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8月19日,汉口站水位高达29.43米,为历史第二高水位。

▲1998年长江洪水淹没范围

8月15日上午11时,江泽民同志、温家宝同志一行视察武昌月亮湾堤防险段。江泽民说:“中华民族从大禹时起就同水患进行斗争。今天,我们仍要继续发扬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彻底根治水患”。

▲1998年,江泽民同志一行在武汉市武昌区月亮湾险段察看水情。

武昌区防汛指挥部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围绕在防御标准洪水内“不溃一堤,不倒一坝,不损一闸站”的防汛目标,组织多方力量,科学判险除险,成功地处理了各类险情64处,将众多险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了武昌堤段大汛无大险。

▲1998年抗洪时的汉阳门明口

武昌区白沙洲河道堤防管理所是当时武昌区防办下属的防汛单位,同在白沙所任职的刘国才、刘勖、刘晟三父子齐上阵,驻守八铺街堤汉南闸口,与洪水作战长达三个多月,日以继夜巡堤查险,扛沙袋、搬木头处置险情,为抗洪救灾贡献了一个小家的力量。

▲1998年,在武昌区白沙洲河道堤防管理所任职的“一门三杰”父子兵刘国才、刘勖、刘晟,在八铺街堤汉南闸口驻守,参加抗洪抢险。

2016年 人在堤牢,堤固城安

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16年春夏之交,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往年明显偏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防汛部门不断发出预警:长江流域或将发生“98+”的大洪水,沿线各地须做好充分准备。7月7日凌晨4时,汉口站水位达到28.37米,为历史第六高水位。

为迎战可能发生的大汛,5月份,武汉市部署防汛排涝具体工作,对长江、汉江干堤的60处历史险工险段进行加固。当年全市堤防管理范围内发生险情175处,相比1998年的2215处大幅减少。武昌区防汛指挥部认真落实中央、省、市防汛工作指示,实施堤防整治等备汛措施,调度多部门联合防汛工作,组织全面巡堤查险。堤防所干部职工认真履行防汛职责,践行“我在堤牢”承诺,开展巡堤查险、险情处置、技术指导工作,保障堤防牢固、江河安澜。

▲2016年汛期,武昌区八铺街堤防汛通道内悬挂的宣传横幅

▲2016年7月,武昌区水务局(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河湖科科长李琳在一线指挥防汛工作

▲2016年7月,时任武昌区水务局白沙洲河道堤防管理所所长陈绪雄带队开展夜间巡堤查险

2020年 英雄武汉再战汛

2020年春夏之交,武汉刚取得疫情阻击战关键阶段胜利,又迎来防汛大考。4月17日,疫后重启的第10天,武汉市召开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进入防汛备战状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7月6日,武汉市防汛进入“二级响应、一级战备”状态。7月12日23时,长江汉口站水位28.77米,居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高水位。

▲2020年7月12日,长江汉口站水情

武昌区迅速响应、严格落实《武昌区城市防洪排涝应急预案》,正(副)指挥长进驻区防汛办坐镇指挥,武昌长江干堤16.7公里管段搭设哨棚21个,防汛单位、街道、社区、大学、企业等巡堤查险人员每天达到数百人次,持续作战38天,抵御了2020年超标洪水,取得江河不决堤、城市不内涝的阶段性成果,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战汛答卷。

▲2020年7月6日,时任武昌区白沙洲河道堤防管理所所长陈正泉、副书记李俊打开井盖促进积水分流

7月,武昌区白沙、杨园堤防所党支部成立防汛抢险党员突击队,动员全体党员在防汛工作中自觉靠前、勇挑重担,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突击队全体成员集体宣誓:服从指挥调度、主动冲锋在前,坚持巡堤查险不松懈,险情面前不退缩,坚持依法科学防汛,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20年7月,白沙所成立防汛党员突击队

▲2020年7月,杨园所党支部在防汛阵地铁机路闸口开展防汛专题主题党日活动

▲2020年7月19日,白沙所青年党员往杨泗港大桥底一处沟渠内搬运填充反滤料

▲2020年7月13日凌晨,白沙所工程师陈亮到现场查看处置险情

今年,武昌区防汛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着眼“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准备,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锚定节点、提前谋划,紧密推进组织指挥体系建设、防汛备汛保障、涉汛涉涝整治,抓实抓细防汛备汛各项工作,确保2023年安全度汛。

▲堤防所职工开展汛前徒步巡堤查险

2月底开始,堤防所组织技术人员、巡堤人员集中开展全线徒步巡堤查险,仔细排查护坡、穿堤建筑物等设施情况,排查处置安全隐患,保障堤防及相关设施安全。

▲堤防所技术人员汛前走访涉河项目

同时,堤防所走访沿线涉河建设项目送达《关于编制度汛应急预案的提示函》,指导涉河建设项目方科学编制防汛度汛应急预案,落实汛期施工管理规定。

▲防汛演练(预演)现场

▲险情处置预演现场

4月20日,武昌区防汛办组织开展了2023年防汛应急演练第一次预演,通过全过程险情处置演练,帮助防汛工作人员熟练掌握防汛抢险技能,为开展防汛工作打下基础。

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当前,武昌区堤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抵御洪水能力不断提高,武昌区坚持汛前汛后检查维护和汛期巡堤除险相结合,不断提升科学防汛水平,确保江河安澜。未来战汛大考仍然存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将深深扎根武昌江堤。


(转载自湖北日报)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