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3-06-28 17:06  |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南湖岸边 水天一色重现——东湖高新南湖片区管网提升改造项目点见闻


近年来,随着武汉市政府及东湖高新区对南湖片区水质问题的高度重视,该片区的水环境治理工程正在逐步实施。中铁十一局一公司作为施工单位,担起南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和南湖水环境治理这一重任。

6月25日,记者走进东湖高新区一探究竟。

“在为期113天的建设期内,54个小区的精细化雨污分流改造、53条市政道路的排水管网修复、10条小吃街重点“小散乱”面源污染整治、南湖清淤等工程现在都已近尾声。”中铁十一局一公司副总经理兼南湖片区管网改造项目经理梁水斌介绍。

在位于水蓝路的排水管网修复现场,几位工人正在采用紫外线光固化内衬技术修复管道。

项目执行经理厉建华说,针对市政道路下的管道,他们逐条用专业仪器进行检测,确认缺陷情况及位置后,制定修复方案。本着尽量减少占用道路、减少施工时间、施工高效有序的原则,尽量采用非开挖修复工艺。对小区排水系统,施工前,他们逐个对每栋楼的立管、户出管及地面管道进行排查溯源,确认无误后,再对逐条混接、错接的管道进行改造,确保每一条管道回归正途,让每一滴水都有归处。

项目四组技术员邵传根说,他们还对小区内的管网清淤疏通,保证排水通畅,解决雨季出现内涝问题。施工完成后,与设计、勘察等单位联合展开小区接驳口(小区排往市政管网的雨污水出口)专项排查溯源,制定专项方案、逐个击破。改造完成后,再对接驳口的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每个小区的接驳口水质达标。

在龙城路小吃一条街面源污染整治施工现场,工人正绑扎钢筋,准备做雨污分流井,该项目施工班组长陈桦说:“在这条小吃街的人行道上设置污水分流处理系统,由倾倒口接收污水,通过油污分离器将油和污水分离,废油进入隔油池处理,污水排放至污水系统。完美的分离了油污,从而顺利地推进了工程建设。”

项目总工吴少华介绍,南湖作为雨水直排的“收留地”,却因种种原因混入了本该流到污水管道的污水,导致出现淤泥较多、水质富营养化现象,因此不仅要对雨污管道进行分流,而且需要对南湖1.83平方公里的淤积严重区域进行清淤。

走进位于楚平路的南湖清淤固化场,记者看到有二位工人正乘坐渔伐,到沉淀池中将脱钩的污水泵钩挂好,在岸边指挥的吴师傅说:“这污水泵必须钩好,确保安全。”

沿着池边的路往前走,格栅机正在轰隆隆地运转,不断地有泥浆通过管道运输到这里,机器自动加药水后将其分离,再输送到沉淀池。

南湖片区管网提升改造项目政府方出资代表、光谷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唐义介绍,对于岸边排口处深度较厚、污染较严重的淤泥,用排水干滩法进行挖泥;对于湖心区域淤泥,用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静态吸污,在不破坏原生水生动植物的基础上改善其水质。吸挖出来的淤泥运至压滤场,经固化压滤成形,尾水净化达标后再排放,固化后的淤泥运至消纳单位。

经过100天的不懈努力,南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施工接近尾声,南湖的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生态环境和水务湖泊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铁十一局一公司作为在汉央企,有担当、有作为,能攻坚克难、不畏艰辛,为南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和南湖水环境治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漫步南湖岸边,草木青青,微风习习。放眼湖区,碧波万顷、水天一色!



(转载自湖北日报)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