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3-11-04 17:11  |  长江日报

注意!武汉这12类市场主体,排水需获许可!


11月17日起,《武汉市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将正式施行。12大类的排水户需依法申领《排水许可证》方可向城镇排水管网排水。根据工作安排,今年内,纳入实施范围的餐饮、洗车、洗涤、医疗四类排水户将完成摸底全覆盖,明年起逐年消减无证排水户存量。

排水许可实施细则本月实施

《实施细则》明确提出城镇排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排水户应当依法申请领取排水许可证,将污水排入城镇排水管网。未取得排水许可证,不得向城镇排水管网排放污水。

根据《实施细则》,武汉市排水户实行分类管理。按照行业排水类型,排水户主要分为以下12类:工业类、建筑类、餐饮类、医疗类、机关事业单位类(含学校)、汽修机洗类、洗涤类、垃圾收集处理类、农贸市场类、畜禽养殖类、综合商业类、楼宇住宿类。也就是说,这12类市场主体应尽快办理排水许可证,依法依规规范排水行为。

如何办理排水许可证?

第一步:在辖区行政审批局或湖北政务服务网获得《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一次性告知书》,并按照告知书准备申请表等资料;

第二步:申请人资料准备齐全后提交至辖区行政审批局,由辖区水务和湖泊局对重点排水户进行现场勘查,对一般排水户采取抽查方式进行现场勘查;

第三步:对于符合条件的,辖区行政审批局核发《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

将污水倾倒至路边雨水口;私搭乱接城镇排水管网排水;未按照规定安装污水预处理设施,向城镇排水设施超标排放污水等都属于典型的违规排水行为,将面临相应处罚。

“百日攻坚”专项整治启动

10月18日,武汉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武汉市城镇排水户排水许可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提出今年将建立新增排水户数据信息通报共享机制,从明年起逐年消减无证排水户存量,促进源头污水有序纳管排放。

专项整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开展。从9月1日到10月15日为动员部署阶段;9月21日至12月31日为集中治理阶段,将开展“百日攻坚”行动,从摸清底数、完善制度、优化审批、审管联动、联合执法五个方面入手,确保集中整治取得实效;明年1月1日起为长效巩固阶段,将持续开展。

依法实施排水许可是加强排水行业监管、严格城镇污水源头管控、保障排水户污水有序纳管达标排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减轻水体污染、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和抓手。

全市水务系统启动排水许可专项执法“百日攻坚”行动以来,本着“抓大放小,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确定在7个中心城区以及东湖高新、经开区区域范围内,以洗车、洗涤、餐饮、医疗为重点实施综合整治。截至10月20日,已完成调查25953户,其中办证9579户,监管8067户。一个月以来,全市新增办证9579户,办证工作明显提速。

查处典型案件,推广先进经验

10月24日,全市城镇排水户排水许可管理专项整治现场推进会在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召开,进一步总结了全市排水许可管理阶段工作经验和做法,研究部署了下一步专项整治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排水许可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推动全市建立权责明确、制度健全、审批高效、监管有力的排水许可管理体系。

武汉市水务局局长郑利强调,要以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认真履行政府监管职能,提高排水设施管理水平,筑牢城市“里子”,撑起城市“面子”。

下一阶段一是要压实各方“责任链”,强化目标导向。通过查处一批典型违法排水案件,推广一批管理经验和办法,树立一批排水许可办证试点,建立一批排水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要在关键环节“下功夫”,强化问题导向。抓住排水户普查、审批、监管、联动、技术、宣传等关键环节,以问题为导向,完善体制机制、着力破困解局,全力推动全市城镇排水许可管理工作走深走实。三是要用好考核“指挥棒”,强化结果导向。将排水许可管理纳入全市河湖长制考核,实行差异化权重分配,落实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保障专项整治有序、有效推进。


(转载自长江日报)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