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3-11-30 17:11  |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十年芦荻江边再相聚, 武汉第九届地书大赛暨芦花节活动即将启动


金秋时节,人民乐园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芦花盛开。由武汉地书协会主办,武汉书协、武汉市江滩管理办公室、武汉市群众艺术馆、武汉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支持的2023中国武汉第九届地书大赛暨芦花节活动,将于12月2日在汉口江滩启动。

所谓地书,就是使用由海绵等材料制成的特制笔蘸水在地上写字,再现优美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书圣”盛名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就曾以地习字。

地书作为传统书法艺术的衍生形式,以其简便易行、益智健身等特点广为传播。武汉地书大赛自2013年举办以来,得到众多地书爱好者的关注和参与,现已成为具有地区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赛事。

2014年,汉口江滩地书决赛现场。记者高宝燕 摄

2016年,地书爱好者在江滩以地为纸各显身手。记者刘斌 摄

2019“地书大赛”现场。记者李永刚 摄

回看武汉首届地书大奖赛,来自南京、香港等省内外地区的275名地书爱好者,在汉口江滩三阳广场饱蘸长江水,书写大武汉。参赛选手中约90%的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其中年龄最长的为93岁,最小者为5岁,还有百步亭社区、中山公园、江滩地书等队伍组团参加比赛,场面壮观。

2015年,武汉地书大赛举办到了第三届,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16位地书爱好者参赛。与前两届大赛不同,这届大赛增设了临摹经典碑帖的环节,参赛选手们在碑帖的选择上各具特色,多种多样,整体水平较前两届提高了不少。

来自安徽的参赛选手胡青誓在武汉第四届地书大赛上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年,这位75岁的老人看上去仅有60岁上下。江边冷风阵阵,但老人上身仅着背心,他说手持两支特制的、约一米长的地书笔写字,身上一直在发热,汗都止不住,厚衣服完全穿不住。胡青誓还在现场表演了两个绝活儿:双手同时写字和倒写书法。只见他双手握着地书笔,蘸上石灰水,一口气写下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不少围观市民拍手叫好。

2019年,武汉第七届地书大赛以“不忘初心 服务为民”为主题,参赛选手们切磋技艺。本届地书大赛与第十一届芦花节启动仪式同步进行,市民们除了可以欣赏到舞台节目,看地书比赛以外,还可以在“慢时光文创市集”从各个角度“玩”芦花,在汉口江滩全方位感受这场盛大的文化嘉年华。

提笔挥毫,百人齐书。今年,即将启动的武汉第九届地书大赛又让大家相聚在芦荻江边。据了解,本届大赛以“治水安邦 兴水利民”为主题,分行草、隶篆、楷书三种书体进行。通过前期初赛选拔,共有157位参赛选手闯入决赛,以江水作墨,大地为纸,书写新时代的文化精神,传播武汉城市形象和英雄精神。同时,大赛延续传统,与芦花节“合二为一”,通过一系列的“赏、游、品、鉴”现场活动,营造一个秋日的江滩文化盛宴,满足游客和参与者的文化需求。



(转载自长江日报)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