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3-12-25 16:12  |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送种子、送技术、送服务 市水务局送“科技下乡”,引导移民村“造血”致富


变“输血”为“造血”,引进洪山菜薹产业,促进移民村、结对帮扶村实现可持续增收。12月22日,市水务局在洪山区洪山菜薹原产地基地,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洪山菜薹种植管理技术讲座及现场观摩活动,为武汉市19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外迁移民安置(村)点和结对帮扶蔡甸区张湾街道新河村提供洪山菜薹种植技术及相关服务。

“洪山菜薹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种优质、品牌知名度高、种植历史悠久,一般适宜在生态环境好,土壤疏松肥沃、矿物质元素丰富、光照充足、秋冬气候冷凉的地区种植,口感好、味道甜、抗寒抗病能力强,经济价值高。”活动现场,市农科院专家分别从洪山菜薹育苗、土地平整、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菜薹采摘、销售等方面进行科普讲解,现场气氛活跃,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对洪山菜薹致富好产业表示认可。

“在市水务局的指导下,去年我们村试种了近10亩洪山菜薹,开始转变传统红菜薹产业种植模式,好产业迅速得到乡亲们的支持,今年扩种到了40亩,11月之后已经开始慢慢抽薹,品质很好。”新河村书记郭志武笑着说。

“我们新博村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好,红色壤土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完全满足洪山菜薹种植条件。”长江新区六指街新博村书记杨卫国信心满满地说。

近年来,随着洪山菜薹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现已形成以宝通禅寺为核心发源地,以洪山石牌岭为重要原产地,以江夏、蔡甸等武汉周边地区为基本辐射地的“金字塔”结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展,农户的种植信心越来越足,致富新路子越走越宽。

“2024年,我们将携手武汉紫菘洪山菜薹公司推动科技下乡,订购15斤正宗洪山菜薹种子、100本洪山菜薹种植资料册,送到19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外迁移民安置(村)点和新河村村民手中,同时组织开展技术培训,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实地考察指导。”市水务局水利水保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科技下乡”活动,不仅开阔了各村干部的眼界,还收获了关于洪山菜薹种植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更增强了带领村民科技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各相关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因地制宜、乘势而上,充分挖掘各移民村、结对帮扶村的产业发展潜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造血”功能上下功夫,共同缔造“业兴、村美、民富”新画卷。


(转载自长江日报)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